百年宅院深几许
(2008-06-18 09:23:12)
标签:
爱在中国行
乔家大院
文化
|
分类:
悠悠心曲
|
百年宅院深几许
常朔
数年前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给乔家大院笼上了一层清美的色彩,大红灯笼里摇曳的烛光,仿佛在诉说发生在这个百年深宅中一个个迷离的故事。注视着悬于屋檐下的红灯笼,我总有那么一种奇特的感觉,似乎一下子告别了世俗的尘嚣,坠入了瑰丽的美不胜收的世界里,有点像林黛玉读《西厢记》般迷了本性。思绪时断时续,像风筝一样被这个百年宅院随意牵引着。
乔家大院在祁县县城东北的乔家堡村一隅,经历百年的雨雪风霜,人事迁变。是晋商巨族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一处宅院,其宅名为“在中堂”,宅院设计错落有致,由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组建而成。这座全封闭的城堡式大院,四周围有10米高的砖墙,其上垛口相连,更楼、眺阁等设施一应俱全,各有风貌。6个大院由一条甬道连接,每个大院又各含两进或三进小院,两侧又有侧院,谨严而又灵动多变。在这样非同寻常的宅院里乔家的儿孙们由农而商,“学而优则贾”。乾隆年间,乔家凭着胆识和勤劳发迹于包头城,曾以“复盛公”字号享誉塞外。民谚曰:“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清末开始兼营票号,资本扩张到1000余万两白银,可谓叱咤风云,汇通天下,执全国金融之牛耳。
散文名家余秋雨曾对乔家大院做过一番细致的考究,通过研究乔家大院及以此衍射出的晋商文化,余秋雨兴叹不已,感触颇多。他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有言:“万里驰骋收敛成一个宅院”,“处处呈现出一种心态从容的中国一代巨商人的人生风采”。其实,乔家大院中的楼阁亭台,绿纱明窗都已被时间老人定格,它们见证了乔家乃至整个晋商群的隆盛,晋商的勇于开拓、坚韧聪颖,在清朝的商业领域铸就了辉煌。在乔家大院中,我们似乎能找寻到晋商匆匆的步伐留下的一串串坚实的脚印,隐约间听到晋商的从容的言谈,这些时而明晰时而又幻灭了。唯有这座大院中的一草一木一年一年绽露出绿的嫩芽,给这个已沉寂近百年的大院平添了一抹绿意。
现在乔家大院作为旅游名胜供游人参观赏玩,晋商乔家的富贵繁华真的已成云烟消散的无影无踪了吗?这个大院的主人到哪里去了呢?正如詹国枢在乔家大院时所发的感叹:“不管怎么说,这些豪华宅院的主人终于都一个一个地渐渐消失了,不可避免地消失了,空余座座大院,任人凭吊,任人感慨。在历史长河中,再伟大的人物,再辉煌的业绩,最终难道不都是归于消失,归于沉寂吗?”一切荣辱都已云过长空了。但是,乔家的创业者,毕竟给历史留下了这座精美的宅院,让人享受视野的盛宴,也让人思索着关乎生命意义的问题。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