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满“红楼”

(2008-06-17 14:23:26)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悠悠心曲

情感

分类: 悠悠心曲

                                      梦满“红楼”                       

                                         常朔
    童时,总爱看父亲整理墙角边那个旧写字台上的书,有时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拂动着书页。其中一本厚得像红砖、淡黄色页面的书吸引了我。上面画着一位身穿古代服装、面目清秀的公子哥和一名美丽的女子在一起看书,我问父亲这是什么书,“《红楼梦》,长大后你一定要认真阅读”,父亲抚着我的头说,《红楼梦》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了,当时总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很美很美的故事。
    电视剧《红楼梦》首播时,我正上小学,象着了魔似的,每集必看,后来老师怕影响功课或有什么其它考虑,禁止班里的学生看《红楼梦》,还让父母写条子保证。父亲并不认可老师的做法,在条子上写了这样几句话:《红楼梦》乃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杰作,凡有能力者皆应阅读,长才思,启心智,对了解我华夏博大精深之文化大有裨益,不知师以为然否?老师看后,无言以对,用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异样眼神看着我。
    真正坠入“红楼”世界,痴醉往返于《红楼梦》中瑰丽无比的大观园及太虚幻境时,是我18岁那年。我几乎每天都在翻《红楼梦》,细细咀嚼着这些百年来总在散溢着馨香的文字——读得极慢。
    我浏览过大量的中外名著,处于最佳阅读状态的就是读《红楼梦》了,我总能在一种境界中深潜,以至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红楼梦》的开篇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当时很是自负,感到自己与早已作古二百年的曹雪芹有某种神交,完全能体味到他在阅尽人间沧桑后的诸般苦楚与辛酸,我似乎就是曹雪芹在茫茫世俗中的唯一知己。我神游在曹雪芹所构筑的“红楼”世界中,置身于香风柳拂洋溢着无限妩媚温柔的大观园里,爱自己所爱的人,憎自己所憎的人。有时如贾宝玉那样对月伤怀,临风洒泪,那决不是佯装出来的,或者故意做出一种恹恹的姿态,而是18岁青年非常纯然的感情流露。读《红楼梦》让我认识了多元的人生,学着辨析人的善与恶、美和丑,思想的溪水会变得更加澄明透明。    

    有这样两句俗句:“老不读三国,少不读红楼”、“看了《红楼梦》,害了相思病”,流传民间甚广。仔细想来,这些的俚俗的话语未免偏颇。我通读《红楼梦》正值青年,受到了浓厚的古典文化的熏染,背诵书里的诗词文赋,精神的田亩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滋润,正是所谓的化雨无声。沉浸在“红楼”世界里,但我并未害了什么相思病,没有坠入庸俗的儿女情长的泥潭中。我为那些残遭摧残的美丽的少女的凄惨命运而扼腕叹息。曹雪芹一直在寻觅理想中的别一世界,对人性的终级关怀也是我以及每一个人所要终生追求的。
   现在回想起来,18岁读《红楼梦》的那段时光美好而纯洁,受益肯定是终生的。作为一个痴爱文学、想以文字来倾诉思想的青年,《红楼梦》将永远与我伴陪。
   我的18岁,因《红楼梦》而更加美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