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1.4、大学生,你正在被谁抛弃!

(2007-10-19 07:04:30)
标签:

职场/励志

自救

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

毕业生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文/王兴权(本论坛专家)
 
当很多人,尤其是大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一定会很吃惊,因为大学生在人们心中是很了不起的一个阶层,是一个和好工作高工资挂钩的群体,是一个改变命运改善生活的代名词,那还有什么不满意呢?如果现在的大学生还不如意,那社会上的其他群体不就更没有希望了吗?
 

是的,大学生在社会诸多群体是一个很令人羡慕的群体,本身也是蓬勃发展的,在这里我们不是要和社会其他群体去比较,从而得出大学生优秀或垃圾的结论,而是从大学生面临的各种环境出发,让大学生们自身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为过好大学生活做好思想观念准备,同时自己也能对自己的成长负起最大的责任。

 

大学生就业的现在时是比较严峻的,说它严峻是和大学生自身对比的,一些很牛的大学生毕业时会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但是那些更多的普通大学生却是一个工作也没有,如此的不平均并不是不公平的表现,因为所有大学生都有一样的资源和起跑线:四年时间。只不过是每个人在大学里的不一样表现导致了毕业时大不同的情况。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都是所学非所好,所好非所学,在大把时间可以被利用的时候,大学生没有为就业做准备,而在大四毕业那一刻不得不面对时,很多人就急于投机取巧,虽然勉强地找到了工作;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所做非所愿,所愿非所能,工作不到三个月就换工作,毕业三年内走马观灯式地做着工作,没有几个人是把工作当作事业来敬,没有多少人能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天职的概念对于一些人来说更是天方夜谭。

 

当我们说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之后,看看各方对大学生的期望和做法吧!

 

社会是怎样看待我们大学生的呢?天之骄子是社会上各阶层的普遍看法,也就是普通社会大众对大学生是“顶礼膜拜”的,但是在羡慕的同时,也深深地存在着一些偏见,尤其是个人行为不端而引发的群体偏见。比如,被社会屡屡提起的清华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北大学子卖肉、人大学子的露腿毕业照等等,这些个别大学生的举动往往被夸大为整个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其实是不然,从概率和事实角度都是不客观的。当然,被社会所关注的一些事件确实反映了大学生群体的一些问题,如公共场合的亲热、公车上不让座等问题,同时也有弱势群体的心理脆弱因素,但给大学生的提醒就是,一定要洁身自好、谨言慎行。否则,你的一点不良举动就会被夸大为大学生群体问题,由此也对所有身为大学生的朋友提出了要求:你不仅仅是你,还代表了中国大学生。

 

媒体,党的喉舌的媒体是很关注大学生群体的,但更多的却是问题的关注、热点的炒作,而不是站在大学生自身立场为大学生谋福利。以上种种个别大学生的问题都是经媒体而被社会各界所认知的。说媒体对大学生不负责任,抛弃大学生,可能有些大学生还不理解。媒体的立场更多的是提升自身的发行量(点击率)和影响力,而不是帮助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当然也有)。媒体收取企业的广告费用后夸大某个培训、行业为热点,从而误导大学生介入、报名,这是其一,热点的误导;其二,形势的夸大,就业形势其实没有那么严峻,但在媒体的煽动下搞得大学生人人自危,引发心理问题;其三,夸大的报道,对大学生就业、生活现象的不实、过头报道,如就业率的夸大报道;其四,出路的误导,上面说志愿西部好,那媒体的推动、营造西部好的假象,还有如创业的误导、村官的热炒,导致很多大学生就盲目地选择了那些。也夸张点说,大学生就是媒体吸引眼球的一个点,换句话说,媒体也抛弃了大学生,他不是和大学生站在一个立场的。

 

政府抛弃了大学生了吗?应该说没有完全抛弃,但是在现阶段确实也抛弃了大学生。基层就业、西部志愿者、村官、创业等无一不是由政府所倡导和推动的,当然这些也有客观的需要,也是减轻政府压力的不得以方式。从长远来说,政府还是会对大学生负责的,毕竟大学生是政府的公民。

 

其实,什么样的出路都有其特定的意义,都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他不管你适合与否,就全部将之推广到那些方面,这就不是负责的行为了。比如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创业、都能创业,但是现在的形势却是大力倡导创业,其结果是那些能创业、一直准备创业的学生根本没有去创业,或者根本就是自己在准备;而那些没有能力、不适合创业的学生却在蠢蠢欲动,由此达到了一个目的:大学生就业的分流。

 

还有就业率的统计,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就业的大众理解应该是有稳定收入的全职工作,但现在呢,什么出国、考研、兼职都被算成了就业。简单地说,大学生在做选择时,一定要独立思考一下,我真的适合吗?为什么那些老师、那些工作很久的人都没有去创业、基层,反而让最需要接受教育、培训的大学生去做这些事情呢?

 

高校抛弃了大学生了吗?严格地说,高校现在的确在抛弃要离校的毕业生。一个对比,招生部门和就业部门在学校的地位就可以知道,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只管招生、不管就业(当然也不是让学校全管,还有政府和学生个人的责任);只管收费,不管发展。

 

首先是学生的专业选择上,80%以上的学生在学着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但学校却无动于衷,都说因材施教,这点可没有体现出来,专业的不适合是导致大学生日后问题的根本原因。即使现在有转专业,但是也很滑稽,学校让那些专业成绩好的学生转专业,那些学习差的还要学,成绩好往往还有兴趣和能力的,可是,他们却转走了。

 

其次是学业培养上,按理说,专业不给调就算了,那么专业教育上就要用心点吧,但是你看看那些讲课的老师、授课的教材,尤其是很多都没有实践教学,导致很多学生的专业能力很差,专业不爱学,成绩还不好,如何面对日后的就业呢?

 

最后是就业的教育上,很多学校都没有重视,就说最简单的就业指导课应该有吧,但还不是很多学校都有,毕业生想在本校得到一些个性化的指导势比登天,按理说,你交了学费,怎么也应该得到一次单独的咨询指导吧,但又有多少毕业生直接得到了学校的就业教育呢?要毕业的学生都如此,那些非毕业生的就业、职业教育就别提了。所以,你看,要想找到好工作,还是要靠自己,而不能过多地指望学校,虽然你交了钱。

 

企业也抛弃了大学生。一方面是那些提供工作机会的企业在努力地压榨刚毕业的学生,同时在抬高学历的竞争、压低该付的工资(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原因,谁开公司都会这样),同时更加挑剔大学生,将培养员工的责任推给了大学生自己与学校、社会,工作经验成了大学生求职的重要砝码,不规范、不合理的用工,用人单位的种种都是大学生无法改变的,当然如果你真的按照劳动法等法律来衡量,最少50%的公司要受到惩罚。另一方面是那些与大学生相关的培训机构、文化机构等等,他们虽然在学校办各种活动,但其目的并不是要帮你什么,而是要从你口袋赚钱(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所以,各位大学生想想,给你工作的未来雇主对你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那些与你打交道的企业却要赚你的钱,真正地站在大学生角度帮助你的又有谁呢?(当然并不是说向学生收钱但提供的服务不是在帮助大学生)

 

如果说,还有谁真心实意地帮助你的话,那就只有父母了。虽然他们不曾对你明确提出什么期望,但是毕业后的你就没有什么压力吗?还要啃老吗?尤其是那些需要你来改变、改善家庭境况的学生,你们的责任不是更大吗?毕业后,你拿什么给家里汇钱呢?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思考的问题。不夸张地说,这种压力在成为你动力时,也给你增添了更多负担。

 

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说各个方面都在抛弃大学生,实际上并不是要否定各方面的努力和成绩,只是要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立场来讲,个人的成长是不能过多依靠外在因素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更多的也要依靠以上各方面的努力和协作,只是从个体的大学生角度来说,个人的就业问题是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而解决的。也就是说,大学生个人就业问题的解决并不需要各方整体的变化,只要个人尽力就可以了。

 

由此来说,大学生四面楚歌了吗?是的,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大学生真的是孤立无援,大学生真的要独立自主了。高唱国际歌的时代来临了,我们要为自己而奔跑了,哪怕是裸奔!

 

无论是毕业的求职,还是现在的学业,都要靠大学生自己了,正如《英雄本色2》里阿健对四叔说的“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都是坏人,都在害你,都帮不了你,那你还有你自己,你要自己帮自己”,本文正是要传递这个理念,也希望大学生从这个角度理解本文。

 

自救才能得救,自助才有天助,自为才会有为!而自弃就真的一切都完了!

 

文/王兴权(本论坛专家)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career 

来源:王兴权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angxingqu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