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挫折的态度(图)

(2007-10-13 06:30:40)
标签:

职场/励志

挫折

态度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一,认识精神层次理论
 
       意识与无意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系统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大区域。意识为人所自我感知,无意识则是人的心理中未被自我感知的部分,是人心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好比一座冰山,水面上的是意识,只占小部分;水面下的是无意识,是大部分,是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无意识的内容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它们一方面积极活络,寻求满足,一方面又由于现实条件如社会道德的约束,被挤出意识之外,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

    

     其实,一个人的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

 

二,视挫折为理所当然

 

日本营销之神原一平,他对待挫作的态度是:

——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教训

——在尚未完全气馁之前。不能算失败

——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三、用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

 有资料统计:

48%的人,在第一次遭遇挫折之后,就退缩了。

25%的人,在第二次遭遇挫折之后,也退却了。

12%的人,在第三次遭遇挫折之后,也放弃了。

5%的人,在第四次遭遇挫折之后,也打退堂鼓了。只有10%的人,会在遭遇第五次挫折之后,还锲而不舍,毫不气馁,继续坚持下去。结果是80%的成功的个案,都是在这10%的人员中诞生。

 

    美国教育家说的好:在生活或事业中,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人能贬低我们;如果我们坚强,就没有什么不良影响能够打败我们。古罗马哲学家西尼加也说:乐观主义者总是会想象自己实现了目标的情景。不是吗?英国作家布瑞杰也说,“危机”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水果不仅需要阳光,也需要凉夜。希望我们每个人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作。

 

出处:清馨的博客2007-10-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