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任占忠]:应该一分为二。就业和择业二者很难分开,在就业的时候,不可能不存在择业的问题。一个人找工作,往往面临几个岗位,我以哪个为重点,我的主攻方向是到哪儿去,在就业当中同时存在着择业。关键问题是在就业的过程当中应该如何择业。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外,有的是先找到一个工作对付着,然后再慢慢找,呆着总不如工作好。这个观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有道理。但是如果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角度来讲,从真正找到适合的工作角度来讲,在就业过程当中必须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先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去找工作,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主持人]:枉评天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敏感问题,说它现实,因为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说它敏感确有很多大学生就业情况不是理想,有的甚至多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一位网友问,大学生就业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引起动荡。还有一位叫黑暗的光明:大学生就业真是困难啊。他们都是感慨,从这些感慨里我们确实感到,无论是学生也好,还是家长也好,还是社会也好,这种压力。新闻小小声:作为个人就业难,那是因为能力不够,条件低,毕竟有些人找到了不错的岗位。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有相当多的学生群体就不了业,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长,原因在哪里?在于教育。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嘉宾任占忠]:这个话有道理,道理主要存在两方面。这个教育应该说包括两方面的教育,一方面是属于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属于情商,属于品行方面的。还有就是求职的一些方法、求职方法方面的教育也应该包括进去。如果说学生懂得如何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规划,他的心态又比较好,他又懂一些求职方法,如果真是这样,即使能力低的,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现在好多学生关键问题是对自己不了解,对环境不了解,再加上对求职方法方面不懂,因此很难找到工作。这方面我觉得是大问题。
[主持人]:像我们这种老毕业生,当时都是国家分配找工作。像现在的孩子,他又要学习,又要深入的了解自己,还要去了解社会,怎么样探讨一种找工作的方法。我觉得这样对他们来说确实压力太大了,他们毕竟不是社会上的人,让他们过早的进入这个社会的氛围,要求是不是过高了?
[嘉宾任占忠]:从这点来说,责任应该在学校,学校不仅应该教学生掌握知识,还应该教他们如何从品行、情商方面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且在校期间就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际,包括实习、勤工助学、社会调查等接触实际的机会。我们现在课本教学、课堂教学一统的现象比较重,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的机会更多一些,这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相当重要。另外,学生入学时间不长以后,就应该辅导他们做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我喜欢做什么,我究竟适合做什么,这种本性的一些特质方面,对我来说我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我有哪方面的专长爱好。就是说应该进行这方面的辅导,让他自己在大学期间就知道,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我将来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嘉宾任占忠]:这有什么好处呢?他明确自己以后,跟自己的专业可以联系起来。在报大学的时候就是父母包办,爹妈就说了,你好好念书,其他事我帮你办。根本没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志向在哪些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那就得为自己考虑了。比如说在让专业过得去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向有兴趣的方向发展。不然的话,不爱学,学习兴趣上不去。结果自己有兴趣的又不了解,应该怎么向那方面发展。在大学期间就应该明方向。
[嘉宾任占忠]:最近我们开座谈会,工商大学的一个学生,实际上就是在二三年级的时候,把自己学的东西跟社会上联系,帮助人家干活,大学没毕业时,单位就看上他了,而且给一些主管的职位。他在大学期间又热爱自己的专业,又接触实际,又按照自己的爱好广泛搜集这个领域的一些信息,没毕业,本事就积累了。一上班就是一个小部门的领导。我接触一些学生,我问他,我说你都联系什么单位了?你想到哪些单位?他根本不知道。一看这个跟我专业沾点边就投份简历,简历发了一大堆,但是谁都不理他。为什么不理你?你找原因,是你自己的原因还是对方的原因,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我究竟应该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在这方面,你应该明白。学生实际在求职当中,应该找专家进行咨询和指导如何找工作。有时候我们学校的一些就业指导人员也没有专门受过这方面的培训,就业指导人员学校三年一聘任,两年一聘任,换得特别勤,所以不专业化。教育部讲了多年的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我们现在真正实现职业化、专业化的不多。
[主持人]:在这方面非常缺乏系统性的、制度性的保证。
[嘉宾任占忠]:国外搞就业指导咨询等方面的人员,素质特别高,就像当老师一样,是终身职业。比如我教统计学的,那一辈子就教统计学,对这个东西相当熟悉。在这方面,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粗放阶段,这方面相当艰巨,任务相当重。
[主持人]:我们有比例统计吗?
[嘉宾任占忠]: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年到两年的占一半。学校这一级的,有一半的就业指导人员刚刚有一两年的经验,刚刚熟悉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