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参数化设计所感

标签:
参数化建筑杂谈 |
分类: 杂记 |
最近在写论文的间隙,在NCF建筑论坛上学习了一下参数化设计软件Grasshopper,并且在模仿之后自己做了一些形式生成的尝试。目前初步感触如下:
参数化对于一类形式最有效率,这类形式的第一个特点是规律性,第二个特点是复杂性。如果缺乏明确的规律,强调“手感”的话,参数化最多起到次要的辅助作用。规律性强的形式容易用参数化来实现,不过似乎大家都不满足于简单的规律性,而愿意挑战有规律并复杂的形式。这类形式很难用传统方法实现,便几乎成了参数化设计的主要目标。
规律性有些来源于必然,另一些可以人为设定。复杂性虽不是必要的,但却是迷人的。接触到这么个迷人的工具必然会出现将其潜力开发到极限的兴趣,越来越超越建筑本身极限的复杂便开始出现。这让我想起了彼得·艾森曼,从研究经典现代主义作品的规律性开始,而在自己的设计中开始追求建筑语言的完整自律系统,然后以外部复杂的参照去扰动这个自律系统,于是乎形式也就越来越走向复杂。
我倒是觉得,在这种探险的乐趣消退之后,参数化设计的另一种潜力可能会浮现。那就是进一步由复杂归于简单的潜力。这种简单也许不再局限于直线和直角,或者用几何语言来描述的能力。这时候,参数化有潜力作为一种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中介,在解决问题和生成形式之间建立一个用程序语言很直接,但却并非人为简化的桥梁。
(附我这一段时间的几个形式生成练习,形式均为个人原创,但成熟度有限,尚需加以时日才能掌握用其生成成熟形式的规律。)
http://s8/middle/56b3beb7h9fc538b508d7&690
http://s3/middle/56b3beb7h766085db5f82&690
http://s16/middle/56b3beb7h9fc53af6e9cf&690
http://s15/middle/56b3beb7h9fc53e05d0be&690
参数化对于一类形式最有效率,这类形式的第一个特点是规律性,第二个特点是复杂性。如果缺乏明确的规律,强调“手感”的话,参数化最多起到次要的辅助作用。规律性强的形式容易用参数化来实现,不过似乎大家都不满足于简单的规律性,而愿意挑战有规律并复杂的形式。这类形式很难用传统方法实现,便几乎成了参数化设计的主要目标。
规律性有些来源于必然,另一些可以人为设定。复杂性虽不是必要的,但却是迷人的。接触到这么个迷人的工具必然会出现将其潜力开发到极限的兴趣,越来越超越建筑本身极限的复杂便开始出现。这让我想起了彼得·艾森曼,从研究经典现代主义作品的规律性开始,而在自己的设计中开始追求建筑语言的完整自律系统,然后以外部复杂的参照去扰动这个自律系统,于是乎形式也就越来越走向复杂。
我倒是觉得,在这种探险的乐趣消退之后,参数化设计的另一种潜力可能会浮现。那就是进一步由复杂归于简单的潜力。这种简单也许不再局限于直线和直角,或者用几何语言来描述的能力。这时候,参数化有潜力作为一种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中介,在解决问题和生成形式之间建立一个用程序语言很直接,但却并非人为简化的桥梁。
(附我这一段时间的几个形式生成练习,形式均为个人原创,但成熟度有限,尚需加以时日才能掌握用其生成成熟形式的规律。)
http://s8/middle/56b3beb7h9fc538b508d7&690
http://s3/middle/56b3beb7h766085db5f82&690
http://s16/middle/56b3beb7h9fc53af6e9cf&690
http://s15/middle/56b3beb7h9fc53e05d0b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