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出去的“中国故事”

(2015-01-13 08:38:46)
标签:

杂谈

 近日,有企业在媒体上声称要将“中国盘发”申遗。传统文化当中的不少优秀的元素,如今有一些已被韩国申遗,甚至在其他国家的流传也比在国内好。这种趋势,倘若用“礼失求诸野”来形容,不如反思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境况。

  值得一说的是,近段时间以来,“中国故事”频频被提起。在我看来,所谓中国故事,就是传统文化,这包括地方文化当中的非遗、习俗等等内容。就是这样的“中国故事”,常遇到的情况是在当地可能是家喻户晓,一旦走出去,就可能少有人知道了。这背后所存在的既有文化传播的问题,也有文化独特性的情况。说到底,个性和特色并没有突出到让大众知晓的程度,这就需要对“中国故事”进行更多的讲述。

  在这个全球互联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作为“中国故事”中的地方文化,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人,很显然不只是从如何讲述的技术问题,也还包含了故事所具有的价值观和独特元素的融合,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故事”活出自己的特色。

  传统文化是地方文化的灵魂。用国际视角来看待,或许就能看出文化所具有的特性,并能与同类文化区分开来,这就需要创新思维来叙述。在多数时候,我们可能更在意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由其带来的启示,这就说明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人类智慧,其所蕴含的道理是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沉淀,才有了传统的形成。无疑,传统并不是一个僵化或频临落伍的“传统”,而是与当下结合,并焕发活力的文化形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