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好几位朋友都在以各种方式书写自己的故乡,冉云飞说,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十年砍柴云,回不去的故乡。也许是这么回事,那是源于故乡变化太快,以至于丢失了传统,让我们无法回返。
早在几年前,我就在动手写一部关于童年、青年的乡村生活史,却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断断续续,似乎找到了方向,又似乎与故乡怀旧相差不多。折腾了几年,也还是最终没有给以更好的定位。
故乡有味。那是回忆中的温暖,只是在面临着城乡变化时,可能那些温馨的记忆,早已烟消云散,无从回忆得起。这时候,如何怀念故乡,似乎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也曾去过一些地方的乡村,观察它的变化。所谓故乡,我想,那可能是一种情结。
每天在城市里生活,看不见蓝天白云,更不要说看见被雾霾遮挡的太阳,由此再回忆故乡,也就有了别样的情绪。德彪西在《平原之风》里曾说:“我们从一件微小的事物出发,到达的是一个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广阔世界。”此说对于故乡同样适用。
不过,对故乡的情感与其说是来自于曾经亲历过,有着种种故事和记忆,倒不如说它在链接着我们的情感原初的形态,那种纯美和温馨,当我们经历过这样那样的沧桑之后,回忆起来才更有味道吧。
故乡有味。我想,那不是一种乡愁,也并非是简单的复述,而是点滴故事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绽放出不同的色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