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示饮食的本质

(2014-04-05 09:21:30)
标签:

中国青年出版社

更科学

篇文章

文化底蕴

让我们

分类: 相关评论

揭示饮食的本质

 ■贾登荣  

 

  人们天天吃的米面菜肉等饮食中,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吗?读罢该书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所说的“隐情”,就是饮食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揭开这样的“隐情”,无疑会让人更加珍惜食物,恪守美德,热爱生活。

  该书共有“道在饾饤”、“知味春秋”、“人间烟火”三个部分,七十三篇文章。作者除了介绍这些食物的做法、吃法外,更多是考证饮食中蕴藏的佚事,挖掘饮食里悠久的历史。比如“馍馒头饼”一文,将馍、馒头、饼的来历一一道来,让人大开眼界。想不到平常里经常接触的这几样东西,居然还隐藏着这么精彩的传说。正如作者所言:“道在饾饤琐事中,人情殷殷,非常令人着迷。”

  有句老话说,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各地的饮食,不仅做法不尽相同,口味大相径庭,饮食的习俗也千姿百态。作者对此就进行过认真研究。他在“吃相”一文中,对电影《白鹿原》里展示的“吃面、饮酒”场面中的硬伤进行了批评。作者以自己亲自体会、实地考察的结论指出,电影里饮酒“一人一杯不符合我们关中旧式酒席上的饮酒礼仪”,饮酒者也“对酒这种粮食的精华,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敬重和珍惜之情”。因此,作者在文章结尾处不无感触地写道:“讲究吃,人人都会;讲究吃相,今人则罕能意会……人之所以是文化了的人,就在于注意吃相。”

  作者不仅吃出了饮食的滋味,吃出了饮食的乐趣,更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学者,善于在“吃”中寻根究底,发现饮食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然后,笔下流淌出一篇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字,让我们去认识饮食的本质,学会如何吃得更健康、更科学、更有文化。

 

《饮食的隐情》许石林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3月版


  本文刊于4月4日《文汇读书周报·新阅读》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碗里的古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