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一年终了,少不得盘点一番,购书刊(赠书)一千余册,也有毛边也有签名。同时,送出的书至少也有几十册吧。书友的往还,也有许多故事可记,动人的事亦还不少。可做的记录却不是很多。有时想想,虽然说纸质书在式微,电子阅读发展的很快,到底也还有惊喜之作,有些缺憾,是补得起的。131231
052 出版上的事,接下来的计划做的事颇多,有一些书稿写了部分,还不是特别理想,更有书稿在调整方向。一个作者并非得到官方认可是乐事,而是以读者为导向。市场中去检验,不等于媚俗,亦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网络文学亦可有所借鉴)。更为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的方向,奉献出可读可赏的作品。 131231
053 崔文川兄做的长安笺谱,有意思,又有趣味,看似小众,反映的却是读书人的个性。现在的读书人与以往大不相同,却在精神上常常变得世俗,唯有向钱看一途。精神领地少了一份高贵。这似乎是无奈的事,作家不读书也不乏其人,但一个文化人倘若在艺术上无所作为,只是追求虚名,很显然会被小看。笺谱、藏书票、毛边书,诸如此类雅事,也可很好玩。131231
054 聊天,说如今的文化人像讨口子一样,混吃混喝,做的事却未必靠谱。为了混好烟抽劣质烟,如此策略是花别人的钱才好,撑得起脸面。无非以此混个名堂。也遇到这样的名人,见识过之后大都没兴趣继续来往了。名人的范被物化,至于文化理想什么却是扯淡的事。虽是著名人物是曾经著名,如今平庸如世人罢了。 131231
055 新年新气象。读书多一些规划,一些可读可不读的书,先不忙着读。有的书,翻翻即可,至于阅读也当分类进行,泛读、细读,偶尔也做一些读书笔记。更多的记录是为了在未来更好地加以利用。说到底,读书的无目的,正是潜移默化之功。 140101
056 开年读的第一本书是薛冰先生的《旧家燕子》,签名本记事。书人书事,以及淘书故事,都耐人寻味。薛先生淘书、藏书,追求的不是小趣味。而是由此生发出另外的关联,对阅读有独到的旨趣。从书里的书目看,五花八门,即便是普通的小册子,也读出了不同的意境。这不仅有识见,还有人文情怀和视野的宽广。140101
057 《默海集》,余小林著。诗集,签名本。龙晓蓉代赠。成都诗人众多,倘若不是朋友介绍,恐怕亦无缘得识。看诗集,才知道余小林曾出版过一册诗集《幻》,十年成一册诗集,可谓做的严谨。这些年的诗集虽然出版不少,有价值的却未必多。一册诗集里有数首可观就难得了。余小林的诗集,需细细看过,才能做出些许评价。140102
058 读日本作家作品,有闲情有趣味,无聊也能写出别意来。 趣味的古怪,叙述的清雅,哪怕是很微小的一件小事也可写出多种情调。这类事不是有闲就能养得出来,是深入骨子里的性情,说成生活方式亦无不可。140103
059 《狐狸庵食道乐》,远藤周作著。虽然他常常在外面吃,不少小馆子都留下足迹,但就吃的趣味而言,并非是那么有趣。这跟其一本正经的写法有关(也许跟翻译也有关系)。不过,饮食中的多元,在不同食客的眼里所呈现出的风貌也是有着差异的。因之,看不同作家对食物的态度,也可洞察其隐秘。 140103
060 成都的出版机构虽不少(官方、民营、外地出版社的分公司等),但让人眼前一亮的却未必多。这跟编辑的识见有关。看似有亮点的书,遇上一般编辑,书既缺乏品相,也少了书的韵味,以至于连读的勇气就少了。实在是怕读了书之后,坏印象会加剧。1401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