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馒头
(2011-06-19 09:16:43)
标签:
成都酒席红白喜事舌尖风流四川烹饪杂谈 |
分类: 生活剧场 |
按:几年前写的旧稿子,当时发在《四川烹饪》杂志上,后来,收录在《舌尖风流》(台湾秀威2010版)一书中。顺祝大家节日快乐哈。
父亲是什么时候学会做馒头的,我不知道。但是自从我记事起,村里或邻村的乡亲们凡有红白喜事,都会请父亲去做馒头。做馒头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虽然家家户户都会做,但做得好的馒头却不多。父亲做馒头有一套他的方法:先是根据酒席上的人数来确定用面量,再用小缸和面,调制发酵面团。在饧面、施碱方面又因气候而异,蒸制时又善于掌握火侯。这样做出来的馒头色泽洁白,形状饱满,暄软适口,从不给酒席主人的脸上抹黑。不经意间,父亲做的馒头名声在外了。左邻右舍凡遇红白喜事,做馒头就成了父亲的专利。当然,这也给我们家增添了光彩。
尽管父亲的馒头做得很好,但却很少在家里露一手,只是逢年过节他才愿意在家里做一回。亲朋好友吃过馒头后都称赞父亲的手艺,然后又回去告诉他们的亲友。这样,父亲做馒头的名声就传得更远了。当然,在老家像父亲这样做酒席的乡厨子是没有什么劳务费的,主人大都是给乡厨子送上一条好烟,或者是送上一些毛巾什么的。父亲喜欢抽烟,别人送香烟他自然十分高兴了。我记得那时父亲抽的烟大都是出去做酒席时挣回来的。
今年春节,我回到了老家。村里虽然又有人办酒席,但是父亲却闲在家里,并没有去为他们做馒头。我不禁感到奇怪。父亲却笑着说:“现在酒席要的馒头都是机器做的了,这样省事。”我看出父亲的笑容有点苦涩,就好像“下岗”工人一样。父亲虽然不再做馒头了,但他却常常听见别人说,还是他做的馒头好吃。不知这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呢,还是替他感到惋惜。
最近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我干脆把父亲从老家接出来,到成都来开一家馒头店,保准生意会很红火。只是我不知道父亲愿意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