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晓剑
朱晓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617
  • 关注人气:4,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的馒头

(2011-06-19 09:16:43)
标签:

成都

酒席

红白喜事

舌尖风流

四川烹饪

杂谈

分类: 生活剧场

按:几年前写的旧稿子,当时发在《四川烹饪》杂志上,后来,收录在《舌尖风流》(台湾秀威2010版)一书中。顺祝大家节日快乐哈。

 

   在成都不知不觉已生活了5个年头。由起初不习惯这里的饮食,到喜欢这里的饮食,好像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但我对成都馒头的不习惯,却与日俱增起来。因为我是北方人,长期以面食为主,对馒头自然情有独钟。然而,要是你想在成都街头的馒头店里买到称心如意的馒头,那也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做的馒头,大都存在着放碱过多的问题,即使手工制作的馒头也是如此。因此,选择有好馒头卖的菜市场便成了我搬家的首要条件,但我至今仍未找到有好馒头卖的菜市场。于是,我便越来越想念父亲做的馒头——父亲做的馒头是那样的好吃,甚至让人看着也觉得舒心。
  父亲是什么时候学会做馒头的,我不知道。但是自从我记事起,村里或邻村的乡亲们凡有红白喜事,都会请父亲去做馒头。做馒头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虽然家家户户都会做,但做得好的馒头却不多。父亲做馒头有一套他的方法:先是根据酒席上的人数来确定用面量,再用小缸和面,调制发酵面团。在饧面、施碱方面又因气候而异,蒸制时又善于掌握火侯。这样做出来的馒头色泽洁白,形状饱满,暄软适口,从不给酒席主人的脸上抹黑。不经意间,父亲做的馒头名声在外了。左邻右舍凡遇红白喜事,做馒头就成了父亲的专利。当然,这也给我们家增添了光彩。
  尽管父亲的馒头做得很好,但却很少在家里露一手,只是逢年过节他才愿意在家里做一回。亲朋好友吃过馒头后都称赞父亲的手艺,然后又回去告诉他们的亲友。这样,父亲做馒头的名声就传得更远了。当然,在老家像父亲这样做酒席的乡厨子是没有什么劳务费的,主人大都是给乡厨子送上一条好烟,或者是送上一些毛巾什么的。父亲喜欢抽烟,别人送香烟他自然十分高兴了。我记得那时父亲抽的烟大都是出去做酒席时挣回来的。  
  今年春节,我回到了老家。村里虽然又有人办酒席,但是父亲却闲在家里,并没有去为他们做馒头。我不禁感到奇怪。父亲却笑着说:“现在酒席要的馒头都是机器做的了,这样省事。”我看出父亲的笑容有点苦涩,就好像“下岗”工人一样。父亲虽然不再做馒头了,但他却常常听见别人说,还是他做的馒头好吃。不知这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呢,还是替他感到惋惜。
  最近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我干脆把父亲从老家接出来,到成都来开一家馒头店,保准生意会很红火。只是我不知道父亲愿意不愿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