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未来除了北京,限购一词将成历史词汇。
笔者记得,当限购与限贷一并推出的时候,也正是房价节节高的时候,那个时候许多家庭为了买房,办了假离婚,当然这个假是假的假,法律形式上是真的,真离了,当时头脑一热,离了,买了房子,后来却发现,离了容易,不用协议也不用争产,现在呢,五成没有复成,这个没有调查,但就笔者周围的朋友圈判定,将近五成。
剖析原因不外两条:
内因主要是离的成分并非全因了买房,笔者一哥们的情况就是,当时即使不买房,照着他的话,一起过得平淡,结果呢,有了限购限贷,照着置业顾问的说法,办假离婚,夫妻俩也都没有意见,因为平淡为了消除平淡,也许都在想,买套房子放着又有升值又属共同行为,也许更妥帖些,离了,爽快的很。
事后,形式没有变,离婚不离家,但回家的时间,次数,慢慢变化,应了哲学上的语言,量变引向质变,居然两个人觉得好象真离婚了样的,越来越没话讲,越来越觉得管不住。
眼瞅着房地产也成了过街老鼠,更给了男人一个合理的台阶,房子归你,婚嘛,不复了。
归纳一下内因,买房是一种美丽有效的借口,真想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是真。
当然有外因,还得回归到房价层面上。
我曾经问一哥们,如果你当时假离婚时买的房子翻番了,还会这么爽快拒绝复婚不?不回答或者沉默半天再吞吞吐吐回答的,说明彻头彻尾的利欲熏心啊。
房子,居然在某些时候,决定了婚姻的走向。
因为有大半年时间,傻瓜都认为房地产不好整了,所以那些当年在高房价下为回避限购限贷而假离婚的,半数回不去,与房地产不再红火也有或多或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