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父母助子女置业好吗?

(2014-11-20 17:30:06)
标签:

转载

认识一位高官,他说明年可以安心退休了,因为他已经协助三个子女各自置了一套房子,总算完成了作为父亲的任务。

 

我心想,这是作为父亲的任务吗?为甚么不是子女自己的任务?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有为父母买楼,原来将来还要为子女买楼,我们这一代,真是双重责任。

 

现实是市区的一个四百呎的细单位也要三四百万,首期三成也要一百万,以目前年轻人的生活习惯,要积累这笔首期绝不容易。所以很多父母都不忍心子女要为积累首期而降低生活水平,所以都主动提出为子女付首期。有些能力高的家长,甚至会全资为子女置业。

 

这种现象已造成社会分化。我认识一些家庭背景比较穷困的大学生,就经常有怨言,他们觉得这是跨代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贫苦家庭出身的学生,不但升大学的机会少,能够置业的机会也少,甚至连结婚生子的机会也受影响。此之所以,他们对地产霸权十分痛恨。他们不认同家长为子女买楼的风气,认为这会造成对他们的不公平竞争。他们没有父母资助,只好延后置业。此外,父母的援手,亦间接把楼价推高至一般年轻人负担不起的水平。

 

我个人并不太赞成父母一早就告诉子女会帮他们置业,这只会养成子女依赖父母的习惯,以后无法独立。人要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总得为自己的将来作点筹划。在年轻的时候,接受一点生活的压力,对成长不无好处。它既可以逼使年轻人发掘自己的潜力,亦可以令年轻人珍惜自己努力的成果。

 

其实,自己负责买自己的居所并非甚么了不起的大事,年轻人应有更大的志向,才能真正的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一个有大志的人不会把注意力放在置业上。若然能够完成自己人生的大愿,有没有买到楼根本无关宏旨。一般而言,对有大志的人来说,置业只是小事一桩罢了,不难在追求宏愿的过程,顺手把它处理好。家长们与其花气力为子女置业,不如引导他们及早立下大志。

 

现时香港的楼价偏高,要年轻人凭自己的力量去买楼的确不容易。但如果大部分人都买不起的时候,可能正是不宜买楼的时候,大可以先租一段时间,待楼价回落到负担得来的时候才买吧!

 

有人做过统计,在发达地区,一般年轻人都要出社会工作八至十年,才有能力置业。所以,我觉得父母即使是要协助子女置业,也宜等他们接近三十岁的时候才考虑。如果他们不是要结婚成家,再等多一会也不要紧。最好是他们凭自己的努力,已可以解决住屋问题。

 

据美国房地产经纪协会最近的报告,由年轻人为主的首次置业成交,跌至总成交的33%(过去一般都有40%),反映年轻人置业困难的情况并非香港的独有现象。人口老化是一个原因,但楼价与年轻人的购买力脱节亦是一个重要原因。父母不替子女买楼,可使上车盘的定价更贴近年轻人的购买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