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经济过热不需要动荡的房地产业

(2007-05-11 13:51:16)
标签:

经济过热

动荡房地产业

    经济过热是政府专家的提法。实质上任何政府其实是希望经济过热的,但这种热不能仅靠投资拉动。另外,经济热一点反倒有利于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形成。
    而经济过热往往表现为集中经济形态的过度扩张:最被认为高危的行业是股市与楼市,现在好象又加入了网络。当前尤其是房产业受到热烈的抨击。
 
    首先看经济过热。
    这次所说的经济过热与九十年代前期不同。那次是生产过剩,粗放经营。这次是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当下政府最为担心的经济过热因素如下:出口与投资成为拉动经济涨幅的主要成因;投资过度集中于房地产领域;消费增长不抵物价增长;针对中产社会的准备不足导致消费断链,社会底层消费基础大而购买力弱。
    基于这种认识国家进行了:货币政策控制、税收政策控制、行政控制。启动了外汇经营说、服务业重点发展说、环保说、加息说、课税说。
 
    再看房地产是否动荡及房地产平稳发展对经济过热是好是坏。
    讨论肯定属于动荡。现实中,流拍的地很少;新增项目数量固然少但规模大、品质有提升,营销费用不低;图谋上市的专业房地产企业不少;地产股如万科、华侨城等涨停板;游资漫延于二三线城市,甚至笔者代理的东兴一个小盘,光温州人作投资型购买就占百分之三十;周边朋友叹气之余还在加紧筹备购房;每天相互打招呼还是问着一句同样的话,哪儿有好点便宜点的房子代为留意一下,种种迹象表明,真实的房地产市场并不动荡。
    深层次分析,如果重典一出,房地产开发商作出回应,表面的微澜代替不了真格的动荡。目前应该属于动荡的前夜。
 
    动荡有时为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给淹没了。但不可因噎废食。这并不是我在忧天。目前的房地产往下发展肯定进入“动荡期”。
    表征如下:
    大企业拼地,前不久武汉“汉阳造”那块地,起拍价六亿多,最后成交翻番还多,同一企业在意外之余,以十六亿拿下另一块地,楼面价近四千。周边楼盘现售价不到六千元。这就是动荡,拍地中的泡沫。为什么大企业会为了用地而争得脸红呢?政府明令规划用地,紧缩地根。
    由资本扩张护航,进行资产转移。现在各地及外资纷纷把资本向房地产领域注入,注入的形式多样,更多使用了关联交易。目的并不是想在房地产业展一身手,而是转移资产,如,一栋价值二千万元的旧楼,出价三千万元买下,再包装成经营性物业,有的胆大者还弄个产权并上市交易,承诺回报都在百分之八以上。
    捂盘甚至捂项目。因为楼市中观望太多,持币待购由国家定期进行了信息公布,政府也在不断承诺加紧经济房建设、保障房建设。在这种情况不明的条件下,伴随拿地的同时就是现售项目紧缩房源,开工项目剧减以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
 
    不妨借鉴一下香港的七八十年代发展经验。房地产从五十年代末持续到八十年代中,多大的作用,也没见什么泡沫破裂,导致民不聊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