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降房价楚芸工作室 |
分类: 中国情绪 茉莉记忆 |
中国城市是带着生活与居住走来的,形成圈层结构。人们习惯于围城而居,紧紧抱着中心不放。由此形成房价按城市交通中的环状进行分布。现在无论调控,稳定房价,增加住房保障力度,都承袭“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如果以最近购房需求及置业中,主流为自住型消费,投资型购房比例较低,并且投资型购房中以升值储值为目的也有一部分,这种情况看来,抑制房价的一种可行思路应该是:先外后内,从环外到环内。为什么这么讲?
其一,降价的主体不是政府而是开发商,开发商降价不因调控使然,反而是需求刺激。当开发商的项目销售被认为是流量所影响,是购买力消蚀,自然会降价或变相降价。设想,如果外围房价降下来或稳定下来,那么因为现在城市化以交通发展为主,则内环消费中的自住型有可能被吸引到外围与环外,不致形成自住型消费在中心区的扎堆。
其二,通过调整让环外的房价下降或保持稳定,吸引部分内环消费,而中心区囤积了大量的旧房,中心区二手旧房市场的流通可以在低于现房价格的前提下弥补对中心区情有独钟的自住型消费。内外结合,以有效消费对中心区新房价格进行稀释,开发商因为资金与项目开发链条不能中断必然会在价格上自己做文章,变相降价成为可能。
其三,此举可稀释住房保障压力。现在限价房,保障房是应付民愤的一条路,但僧多粥少。如果能将部分购买力吸引到环外,用中心区旧房对自住房进行补充,辅之以保障用房供应,辅之以限价房,效果肯定会比现在政策实施要好。
以武汉市二环建成为界,二环轨道交通节点位置的规模楼盘,卖价在二千五左右,消化速度惊人,吸引了相当的自住消费。中心城区的房价虽然在上涨,但因为消化速度的原因,卖价基本稳定,不象原来频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