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长河中不乏强硬派改革,面对危局、乱局、杂局,成功实现突围,当前房地产改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妨看看历史老人是怎么做的,从中借鉴一二。
商公变法。
商鞅当时面临新势力崛起守旧派把持中央政权的杂局。商公采取的办法令出必行,并且用市井之例让人们信服。史书未有记载的一面是,商公另外通过类似如今的“收入再分配”与“政府财政补贴”之法,先稳定守旧派,让他们的利益在改革初期不会亏绌,然后再大刀阔斧展开阡陌之变,虽然商公没落得好下场但其做派对证如今的房地产乱局是管用的,也就是在对守旧势力动武之时一定要在其他方面做好补偿准备,对守旧的削减应该渗透而不是一刀切。
张居正摊丁入亩。
张居正跟商公的做派全然不同下场一般。总结而言,张首辅的主要策略就是快刀斩乱麻加既往不纠(不是咎)。换言之,从改革的某个时点开始推行新政,对于过去则让其自生自灭,为什么呢?一是当时张的权力网络并未完全伸张至基层,二是张有挟天子令诸侯的嫌疑,三是未把持军柄。如今的房价是剪不断理还乱,不如借鉴张公的做法,一分为二,既往是纠还是咎,按党的政策办事未为不可,将主心骨放在开来方面,这就要求主管部门有勇气有魄力提出一整套体系对房地产进行全面的规划。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失败不在于变法内容与举措不当,而是守旧派势力太盛。但王安石当时面临的发问放在当今的房地产市场类似,王的做法中“均输”“青苗”相当于提供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首先保障民生需要,二是补给,给需求注入活力。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王的做派触动了既得阶层的利益。
当下对土地及项目进行清理,加之去年开始的增值税清理,有点大气但肯定会招致主流势力的抵触。不妨从王安石变法中吸取教训,项目彻查与增值税清理交给部门去办,政府大张旗鼓地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与收入补偿措施,尤其是所得税地位上升后,容易产生收入分配对富裕阶层的一边倒局面,建议先围绕土地进行清理,再行定夺其他房地产规范措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