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营城市的“本钱”

(2007-03-29 01:54:29)
标签:

房产

分类: 我思故我在
各地都在城市化,学术或言追求形象效应者冠以“经营城市”的美名。经营城市的“本钱”从何而来?
 
    一、地方税能否支撑城市的“日新月异”?
    看到各地城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固然欣喜。由于学财务出身,总觉得有些纳闷:面对巨额市政及城市靓化工程,财政支撑得起吗?将好光景年头的钱大把花掉,以后怎么办?
    我们知道象所得税与增值税的大部分都归中央所有。地方税税种税目多但缴纳比例较低。为了支持地方发展,国家每年用于地方返还的财政补贴高达百分之七十六。去年全国地方财政总结余不到七百六十万亿,财政收入与财政开支同步递增。
    加上国家对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实行刚性管制,要求不低于额定比例。
    我的一个判断是:地方税不是经营城市的主要本钱!
    二、中央地方共享税到底向地方倾斜多少才管用?
    去年中央向地方返还比例超过百分四十,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财政实现全国范围的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而按金部长的测算,全国财政对地方的倾斜率为百分之七十五到七十六之间,那么变相说明中央向地方返还率达到一半还多。
    一个结论:经营城市耗费掉国家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财力!
    三、地方财政赤字成了现金浮游量!
    企业管理中存在在途资金,这部分在途资金在企业永续经营的时候便成为企业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现金流。地方财政正是利用了财政收缴上交与返还的时间差,并以财政赤字的形式,长期占用着这部分财力。
    一个判断:财政赤字是经营城市本钱的来源之一。   
    四、是谁丢弃了国人的传统?
    节约是国人的传统美德,但各城市的相互攀比、地方官对城市形象的一家之见、政府各类部门中有一半与城市建设相关,以及中国官员评价从量、从表计量,再加上经济特质所赋予的寻租动机,导致许多城市丢弃了国人的传统美德。
    我的一个结论:经营城市的提法本身助长了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间接安排了与之相邻的房地产的许多位置,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市场机会”!
    五、土地公成了香饽饽!
    既然外国的专家都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的价值当然做生意的人都明白。长官需要用靓丽的城市形象、日新月异的交通设施、领异标新的各类建筑、持续走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来为自己的任上增光添彩!开发商不过是“妙手偶得之”,二者的相因相形,导致土地成为香饽饽!人人得而食之。
    如果滥用土地资源将招致市民的谩骂。经营城市,横空出世,她让长官找到了参照物;让先见人士看到了商机;让官商结合创造了伏笔:因为前已述及,经营城市的本钱无法在地方税与中央返还中得以抚平,九牛一毛的现金浮游量也无济于事,最来菜的就是由土地而滋生的产业链。
    六、开发商何以成为“城市运营商”?
    开发商也是人,人的欲求是无止境的,也是发展着的。一部分人为生存而努力;一部分人为生活而奔波;一部分人为了赢得社会尊重而处心积虑;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自我为了更高层次的实现,走上了“城市运营商”的道路。
    城市运营商,因为政府担当这个角色近乎虚拟;政府也没有资格没有精力直接担当此重任;而城市运营商偏偏又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所滋生的产业链的最佳概括。因此,政府将成片的城市改造交给了开发商,开发商首先修建了财富直通车,作为回报,政府必须也必然低价出让部分土地资源用以延续不断的城市经营。
 
给出楚某的城市运营或经营城市的内涵:
    1、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执政为民,让市民有个良好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2、借助政府的财政力量完善公益,主要是文化与社会消费类的市政设施;
    3、城市改造相当地产开发的一种,要么完全市场化,要么政府一窝端;
    4、更为重要的是,经营城市的文化,经营城市的文脉,经营城市的所有资源而不要把土地视为唯一;
    5、经营城市的目的是让一个城市的内涵、气质、神韵与各种表情客观有效表达而不是横涂竖抹。
 
据此,经营城市的本钱并没有现实那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