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苏醒演莎剧”如是说

(2007-09-08 09:35:38)
标签:

娱乐/八卦

分类: “申”邃目光(独家剧评)
本人文字能力有限,评论胡说八道,但喜欢保护自己的原创性和著作权。本文仅限推广在新浪博客以及新浪娱乐,严禁其他媒体和个人转载、剽窃。有用作商业用途者,我将诉诸于法律。(特别是提醒某网站娱乐圈频道的记者,请自重,媒体通稿更适合你们)
面对“苏醒演莎剧”如是说面对“苏醒演莎剧”如是说
(图片摄影:孙慧)
相关链接:(请大家先看以下链接再看博客,并请弄清我指责的究竟是什麽,本文讨论的是名词是“适合”而不是“能”)
独家策划:明星版莎剧即将登台融合艺术与商业
梁伯龙教授谈艺术与商业否认借助明星炒作(图)
《仲夏夜》引明星祝贺孙红雷感恩印小天求学
 
5日去参加了话剧《仲夏夜之梦》的发布会,对于这部号称“明星版”的莎剧名作能够试图以“融合商业与艺术”的姿态建组排练表示佩服!愿望是好的,口号也是正确的,能否实现就是后面的事了。
说是“明星版”自然少不了明星:印小天、史可、刘桦等人加盟了该剧,史可不必说,舞台经验和能力都完全具备。印小天虽然成名于影视,但毕竟是中戏磨练出来的人才,有话剧表演的经验。刘桦虽然不是话剧演员但起码表演个性强、形象感强,也能深入人心。一个巨大的晴天霹雳向我打来——“快男”苏醒郭彪竟然也加入了该剧!
几秒钟后,一个更大更猛的晴天霹雳向我打来——这部戏的导演竟然是梁伯龙老师——中戏表演系老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派戏剧的资深专家!难道“快男”是梁老师挑选的?梁老师要把这部自己的收山之作变成“明星戏剧”?
 
梁老师很明确自己的意见,毫不回避此次的《仲夏夜之梦》虽然是他第三次排演该剧,却是惟一一次商业戏剧。当然,梁老师一再重申:中国需要正规的商业戏剧,不要为了钱而降低艺术水准,艺术与商业并不排斥等等,这些都是至理名言无需辩驳,相信很多人都会持有相同观点,无论他是普通观众还是专家学者。
苏醒的出现让人对这部戏产生了怀疑。他出现究竟是为了什麽?为了这部戏更出色?为了证明他是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为了表示他能够驾驭舞台??恐怕这些理由说出去除了疯狂的“醒目”们没人会相信。原因很简单:一个从未经过表演基础培训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话剧不可能超过专业演员!如果说是一部类似“戏逍堂”等私人剧团出品的当代都市题材的戏剧,或许还能凭着本色和生活经验来演。但这是莎士比亚作品,没有捷径可走,朱升豪老先生翻译写作的台词不是一个演员能随便完成的!一些专业剧团的演员尚且不敢轻易碰莎剧作品,何况一个初出茅庐的“快男”呢?
当然,我并没有说某某人不能演莎剧,理论上来说,只要认识字的人都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拿着剧本自娱自乐地当自己是哈姆雷特。但是演出则不同,演员需要对观众负责!不要凭借着一些名气和人气把观众“忽悠”进剧场,赚够了票房后让人们觉得不值得(至少在某些地方后悔)。我也相信,只要钱包里的钱够买票的,一定会有“醒目”追进剧场——她们所爱的不是戏剧,不是莎士比亚,而是自己心中的偶像!
主办方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利用苏醒以便“让莎剧被更广泛的人群关注”。作为商业运作,这没有错,难以想象的是他们如何说服了梁伯龙老师。发布会上,梁老师一再称“演员是自己和主办方一起选的,也会帮助苏醒,让他在舞台上被观众认可接受”。但是,从现在到11月演出,仅有两个月的时间,梁老师的执教能力毋庸置疑,但用何种方法来训练苏醒,外人不得而知。梁老师在发布会上笑着回答:“我要是告诉你训练方法,我的饭碗就没了。”虽然是一句玩笑,但也不是不会产生其他含义。
苏醒本人在发布会上显得很低调,一再声称自己要好好学习,多增加一种本领技能。学习当然是值得鼓励,但是否需要一上来就用莎剧来学习就值得讨论了。就好像一个孩子刚刚出生连走都不会,让他去和刘翔跨栏,这可能吗?
我对梁伯龙老师是尊敬的,无论是为人还是艺术造诣,更相信他作为一名教育家不仅仅具备了教学能力更具备了包容的心。相信他在应邀导演这部作品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此次他并没有重复自我,而是将以前排过的小剧场话剧搬上了大舞台,舞美变动调度变动处理变动,剧本解读和人物解释据说也会有些许变化,在他72岁高龄还坚持全新创作实在值得尊敬!至于苏醒和郭标这两位“快男”,也希望梁老师能够把他们训练合格,毕竟只要看到好戏,任何观众都会满足。
 
我本人对“明星戏剧”普遍没有太大好感,虽然其中也有几部我认为优秀的作品,但他们往往都有一种通病——“一切以明星为中心”。利用明星炒作、利用明星吸引观众买票进剧场、无论这个明星能否胜任舞台表演都无所谓,只要名气够响人气够大就不愁卖不出高票房!当然,对于商业运作来说这绝对是正确的,但遇到重要角色时起码请一些有表演经验的明星来演!否则演员之间水平参差不齐对一部作品会有好处吗?特别是经典作品,观众们的期待值会更高,难道让很多年轻的观众、那些没有看过莎剧的人们,都认为苏醒扮演的角色就是再现了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
苏醒是谦虚的,梁老师是包容的,主办方炒作是必要的,“醒目”是热情的。但不要忘记,进入剧场之后,所有的观众都会是带有挑剔的!无论这种挑剔程度的大小,都代表着观众们的态度。演好了当然皆大欢喜,但当票价和欣赏所得不成比例时,没有人会笑着走出剧场!此时,也没有人会去骂主办方圈钱,承担指责的只会是明星自己!
北京人艺有一句俗语——“拉开大幕是真的”,没错,当一个戏演出之后,才能够真正去观赏感受议论评价。但明知道是困难,还能继续走下去,这也许是戏剧精神的所在!
——戏剧精神很多很多人都有,但是希望获得名利的人更多,而被观众骂的戏也不在少数……
 
下篇预告:《明星戏剧之我见(二)——主持人们的“舞台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