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狂,但我不装——给一些剧评人和记者的回答和建议

(2007-09-06 13:22:46)
标签:

艺术赏析

   一直想写这样一个东西,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今天和一个同行好友吵了一架后越发觉得应该写一些东西,哪怕只是一个心情的记录。
  有很多人说我“狂”,说我不知天高地厚,说我自己把自己当事等等……我不否认大家对我的批评,也相信这些多数是善意的劝诫。我只想说,我是“狂”,但是我不装。
 
之所以说“狂”的原因:
  能够敬业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能够在新闻点的选择、意见评论、文笔运用上起码不输给任何平面媒体媒记者。
  我所学的戏剧专业知识,是很多记者和评论人学不到的,这是我8年来流血流汗流泪换回来的!
 
之所以说“不装”的原因:
  我不会去不懂装懂,话剧我明白我就写,歌剧舞剧我不懂就会去学。
  我不会用空洞的词句去修饰,靠文字技巧来掩盖内容的贫乏。(单指评论)
  我敢写就敢承担,即使是批评的戏我也愿意和每一位创作者交流,有好的地方我一定会当面称赞并学习,绝不假装客套!
 
 
    戏剧评论其实和其他评论一样,无论是褒奖是批评,只要有理可循就没有问题。而这些“理”从哪里来?不能是仅仅凭着直观的感受去评判吧?换句话说,作为一个观众可以用直观地感受去评价,但作为新闻工作者和评论人不能,需要有理性的分析。那这些理论的分析从哪里来?当然是从三个地方来——丰富的观剧经验、开阔的眼界、专业的戏剧知识。
 
观剧经验:
  在这一点上每一位平媒记者都是超级丰富,只要工作过几年都可以说自己看了90%以上的演出。但相信很少有人在演出之后能够把这部戏的优点和缺点做一个详细记录,以便今后备用。这样的作业是一种总结,是可以丰富经验的,至少在多年后拿出来用,还能知道一些细节的内容。不至于只留下一篇感性的印象。
 
开阔的眼界:
  这一点就是无法要求每个人了。眼界当然是越开阔越好,古今中外,现场的演出、资料性的录像带等等,能搜集的都应该看看,当看的戏越多,越会知道自己的欠缺,在眼界开阔的同时,自己也会进步。
 
专业的戏剧知识:
  很多人说戏剧评论和戏剧记者不需要戏剧专业知识,对这一点本人不能同意。如上文所说,无论褒贬都要有依据,而依据需要理论知识来支撑。一些记者和剧评人们,就算是你们没有过亲身实践的经验,起码看点有关戏剧的基础理论书籍吧。就算不看舞台美学原则、不看表演体系教科书、不看世界各流派各年代的戏剧观念,但知道点调度的、节奏的基本定律总是应该的吧。或者多看些剧本,丰富一下个人文学修养也好。
  我不喜欢论资排辈,工作年头长不代表水平就高,唯一可能的是会变得圆滑。有些平面媒体的记者似乎一直有着自身的优越感,好像中文系、新闻系学习,名牌大学出来的就一定是专家了。戏用演出说话,新闻和评论请拿出好稿子说话!
 
  以上的话算是我的一个个人意见吧,不特别针对任何人,希望戏剧评论能够变得更加具有专业性,仅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