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影视档案》节选之四:《生死抉择》

(2012-05-17 17:32:05)
标签:

影评

生死抉择

于本正

王庆祥

反腐

娱乐

分类: 中国影视档案2000-2011

[《生死抉择》] 从市场来看,《生死抉择》的票房表现是令人惊讶的,500万的成本取得了上亿的票房收入,而造就票房轰动的不是娱乐片,却是现实题材片,这是少有的现象。显然,内地观众更喜欢贴近现实的影片。《生死抉择》的强烈反响,就是一例。

在国产电影市场并不景气的形势下,一部并未经过炒作的国产主旋律影片居然能以1.1亿的票房胜出,创了票房的新高,实属不易,这也说明这部影片的反腐倡廉题材确实是适应了当时观众的普遍要求,并在广大观众心目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回避矛盾,不粉饰太平,敢于触及社会深层次的问题,敢于直面真的人生,敢笑敢怒,敢喜敢悲,敢爱敢恨,敢说敢喊————《生死抉择》以反腐败斗争的现实与电影艺术巧妙的结合,表达出了人们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东西,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拨动了时代之弦。

执导过《日出》等多部影片的于本正导演谈到《生死抉择》时,坦言自己曾顾虑重重:将一部已经改成电视连续剧的长篇小说搬上银幕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但如何将这样一部主题严肃的影片拍得好看,有一定的艺术性?于本正说:“我们采取了层层剥笋的办法。让人物命运去感染观众,抓住观众的心。我们以刻画李高成这个人物为主线,展开戏剧冲突。”

在该片中一人占130多场戏的李高成饰演者王庆祥最难忘的是影片最后一段李高成的演讲。他说自己从影片开拍第一天就开始背这段台词,整整背了两个月,最后拍摄时一遍就通过了,现场的剧组人员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很多人掉下了眼泪。

《生死抉择》的播出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编剧宋继高说,这部片子在播出后出现了一种少有的现象。就是领导、评论家、普通观众看完后都能从中汲取什么。《生死抉择》在天津上映后,一位观众的表态更能说明百姓的心声。他说:“这部影片在揭露党的高层领导干部腐败现象方面比以往的影视作品更有深度,有力度,很有艺术震撼力。什么叫大片,这才叫大片!”

从《生死抉择》的轰动中不能不提出一个似乎被遗忘的老话题,电影的社会意义是决定影片价值的内在因素。由于影片的特定意义,使我们得以拂去市场、商业等等时尚的遮蔽,重新认识作品内容意义的价值。实际上,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根本上是生活具有第一位的意义,由于大众文化的遮蔽性,人们似乎被潮流时尚、形式感所左右,往往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常理。浮躁的心态导致艺术内容的肤浅。从历史来看,出色的影片与社会生活源泉的关系是正比关系,而且在社会历史变动比较频繁的关口,常常有激动人心的现实之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