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档案》节选之三:《幸福时光》

标签:
影评幸福时光张艺谋董洁网上选秀娱乐 |
分类: 中国影视档案2000-2011 |
[《幸福时光》]
就在一些知识分子指责张艺谋的作品过多地渲染中国传统中丑陋、腐朽、扭曲的文化意象,是后殖民文化的意识策略时,张艺谋开始转向与探索了。2000年,对张艺谋来说,是从农村向城市转型的开始。
借助于网络热,张艺谋在执导《幸福时光》一片时,首开网上选秀先河,一时间,全国无数幻想着一夜飞上枝头成凤凰的小姑娘们跃跃欲试。7月26日到9月10日,封闭式操作大吊人们的胃口。最终,广州战士歌舞团的董洁雀屏中选,在影片开拍之前便一夜成名。去年赵薇一片走红已备受非议,而尚未拍片便已窜红的董洁现象更耐人寻味。报纸上展开了一场没有结果的讨论:既然通过选秀更容易成名,今后演艺专业学校能靠什么吸引学员?为此,张艺谋放出话来,说今后哪怕多费点周折,也不再搞网上选秀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了,宁可像以前那样“悄悄地进村”,一头扎到各大艺术院校去“寻宝”。
人们期待着,被大炒特炒的《幸福时光》能带来中国电影幸福时光。
2000年12月,《幸福时光》如期而至,这是导演张艺谋的首部贺岁作品,也是一部讲述中国人内心的感情戏,自然受到各方关注。片中老赵的幽默、盲女的纯真、徒弟小傅等人的善良,使影片充满着温情,也是该片最大的特色。新一代“谋”女郎董洁也从这部电影开始为观众所熟悉。但是该片作为“贺岁片”并没有实现“贺岁片”的票房效果,观众对于影片所表现出的温情也持不同看法。平心而论,把《幸福时光》放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的环境中来看,不能不认为这是一部还算不错的影片,与某些贺岁片相比,《幸福时光》更显出可贵的品格。如果这不是张艺谋的作品,可能大家也不会对它如此苛责。有评论认为:“这部影片手法简单,像80年代的电影,人物简单化,通篇是小温情、小关怀。影片貌似真实,其实非常虚假,商业动机明确。与他以前的作品相比,张艺谋放弃了反思,失去了锐气,一味迎合观众,是走下坡路的表现。”
虽然《幸福时光》在表现形式上大量借鉴了喜剧小品的元素,其中不乏令人莞尔的搞笑桥段,但最后却承受了被评价为噱头杂烩的贬抑命运,让人由衷地感到张艺谋一触及喜剧题材就会碰得头破血流的奇怪宿命,更有论者认为:“《幸福时光》也许正标志了张艺谋在创作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并且滑入了谷底。”
困境要么使人一蹶不振,要么让人酝酿重大的突破,显然张艺谋选择了后者。
好在,对张艺谋来说,还有很多时间与机会来证明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