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学校教育很认真,努力的向孩子们灌输各种知识。在我看来,真正的知识是要创设需求环境,再进行跨越学科和知识点的教授,才是科学系的,有效的,人性的。否则,都是学术研究结果的流氓行为。 当然也会有很多孩子能够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获得进步,这符合“只要学习一定有进步”的原则,但是这种脱离生活意义,脱离情景的学习,实在是残忍:相当于把你拖上雕塑台,用他们的方式去揉捏塑造。 好的教育应该源自生活,源自真正的应用需求,只是这对老师要求太高,怎么办?
前一篇:我们需要N种B来改变我们的命运
后一篇:心理学小知识-如何走出无助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