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家庭教育的学习之道-“验证经典思想精髓”的过程
(2010-03-08 00:43:19)
标签:
育儿家庭教育精髓萧愚学习方法理论悟性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话题 |
文:陶勇
关注家庭教育以来,觉得自己的收获很大。这个收获,还不仅仅是促成了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思考,重要的是在生活方面、婚姻方面,乃至父母关系等诸多方面有一些全新的看法。现在看来,家庭教育实质上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课题,涉猎的知识面很多,这就给家长的学习带来了一些困惑。“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做呢?”
何振老师的《一个学习家庭教育100%有效的方法》把学习家庭教育的诸多的要素作了一个最精华的总结,另外《“悟”是学习教育的唯一捷径:悟的四个层次》这篇文章讲出了学以致用的根本之道。“悟”才是真正的把家庭教育所涉及的一般原理转化为自己所拥有的技能的根本。何老师另外还有几篇博文也讲述了如何学,如何悟之道。实际上,这个悟的过程,和学生学会学习,融会贯通的过程完全一样。有时候,我们会很不理解,孩子那点东西,为什么就搞不清楚呢?写点作文苍白无力,做点作业顾后忘了前瞻,学习哪有那么难嘛。
是的,学习的确不难。但是要看是对谁,是在什么样的起跑线上。这跟家长们掌握家庭教育技术的情况完全一致。萧愚老师曾经著文阐述了孩子开窍的问题,提及,孩子一旦开窍,搞好学习就如同行云流水般,不再是障碍,只是有的孩子开窍早,有的孩子开窍晚。而有的孩子终身都不会开窍。我很赞同这个结论,但是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开窍”来的更早一些,这才是课题,这才是让学习产生实质变化的要领。
方法很简单,这就是:阅读经典,然后悟,悟出文字背后的思想精髓,结合现实,用自己所悟到的东西去验证这些精髓。一旦你自身验证了这个思想的正确,那么这一切就变成了你自己的财富。
对于上面这个方法,何老师谈到了阅读经典、悟,和萧愚老师的“阅读经典”的主张如出一辙,这是一个大前提。我增加了一点,就是用悟到的东西去验证这些经典著述的思想精髓,“验证”是一个关键。这个验证过程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虚拟的,综合的人生经验及学习经验及思维辩证的过程。不一定像王金战老师那样,等孩子考上北大,李镇西那样,女儿考上清华,以及像“好妈妈”那样,等女儿考上清华才对自己的所思所悟下一个定论。
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喜欢无线电。那个时候没人教,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什么“21天从入门到精通”类似的教程书。我只能从杂志、各种相关的书中学习基本的原理。这是一个何等艰难的过程,但是又是一个何等开心的过程。事实证明,正是这种“从经典中总结一般原理,并通过实践去验证其正确性”所获得的经验及学习能力让我终身受益。不能说我现在有多强,但是,至少有一点, 我会比别人学的更快,领悟的范围更广泛,学到的精髓更多。
家庭教育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的验证这些经典思想精髓的过程。我们可以从金战博客、新浪博客的优秀父母的博文中可以发现。只是不同的是,优秀父母写教育结果比较多一点,专业父母(学者型)写过程及论证这个结果的思维过程多一点。对于前者,我们可以可以在艳羡的同时把方法拿过来,对于后者,这个思维论证和变迁的过程可以引发我们的第二次思考。这样,我们可以少走弯路, 加快成功的速度。
无论家长是自己学习,还是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都要通过不同的媒介、方法来完成这个“验证经典思想精髓”的过程。你的人生经历丰富一点,了解的行业多一点,兴趣广泛一点,思考深入一点,那么“开窍”就会早一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