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是我最喜爱的报纸之一,也是浙江省最受读者欢迎、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纸。但是,近年来我却遗憾地发现《都市快报》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按照《都市快报》的一位朋友说的,“人家高雅的时候我们通俗,人家通俗的时候我们庸俗,人家庸俗的时候我们恶俗”。
举三个例子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今天的《都市快报》第四版报道了和《都市快报》同属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19楼网站(www.19lou.com)”上的一个交友帖,说的是一个7个月身孕的“宝马MM”公开征孩子他爸,并承诺可安排工作、保证年收入10万以上,还送奔驰车。只要在任何论坛、社区混过一年以上的网友,都可以看出来这个帖子基本上是假的。即便可能有几分真实性,也不过是几年前萧山等地富家女公开招入赘女婿的翻版,毫无新鲜意义。可是《都市快报》却把这个帖子当做宝贝,又是记者核实调查,又是采访网友,几乎用了整个版的篇幅,滔滔不绝,像极了街头巷尾的长舌妇。
第二个例子是今年4月1日第二版报道的“被行政拘留十天缙云一副局长状告警方”,说的是缙云县某局S副局长不服公安机关对他的嫖娼行为的处罚,和公安局对簿公堂的事。全文占了一个版面,几乎全部是描述这个行政诉讼案庭审的过程。当时我就疑惑:这个案子显然属于个人隐私案件,依法应该不公开审理,更不应该允许记者旁听和报道,法院和报社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要报道这个案件呢?从报道全文来看,记者既没有去宣传行政诉讼法的法律意义,也没有宣传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意义,而是细致入微地复述了法庭上关于S副局长按摩和被警察抓获过程的对话。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无非满足了一些读者的“窥视癖”,让大家看看按摩房的内幕而已,简直令人恶心。
第三个例子远点,那是2007年11月5日发表的傅拥军的一幅照片,题目叫“西湖捕快”,拍的是西湖白堤游船码头的一只猫纵身跃过湖面跳上游船的画面。照片非常有趣,我也很喜欢。但是第二天《都市快报》又在第三版用了大半版篇幅来回答读者对这张照片的质疑,并刊登了当时连拍照片的合成,可谓不厌其烦。我们大家都知道点到为止的道理,一张好照片如果宣传做过了头,效果肯定适得其反。为了一只猫是否能从岸上跳到船上,用了两天时间两个版面来做文章,是不是让人觉得太无聊了呢?
这三个例子只是我随意想到的,也就是这三个例子激发了我今天的想法。人们常说,真理跨过了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诚然,《都市快报》创刊十年来,在贴近百姓、通俗好看方面走出了成功的路子。它尽管不如《新民晚报》高雅,不如《南方周末》深刻
,但是就像它所在的城市——杭州一样,温婉,精致,通俗,好看,逐步赢得了读者的欢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遗憾地发现,《都市快报》正在慢慢地演变,正如我那位在《都市快报》工作的好友一针见血的指出的,从通俗变为庸俗,从庸俗变为恶俗。当然,这并不是《都市快报》一家之过,庸俗和恶俗正在成为如今新闻界的一种通病。新闻界流行一句很自豪的话,叫做“记者是社会航船上的瞭望者”。可是如今有几个媒体几个记者可以成为这样的“瞭望者”?
悲哀啊,为媒体,为记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