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验明师的要领
(2013-03-13 13:50:49)
标签:
娱乐 |
分类: 辨理 |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老师的引领。既然老师是领路人,那这个引领的方向就会对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学生对老师要慎重选择,不能轻易盲从。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自我的界限,回到与虚空同体的法身。而对自我的执着就成了回归法身的最大障碍,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务就是破除我执,也就是消除身心与外在的界限。任何强化自我也即加强自我界限的因素都是修行的障碍,老师也不例外。
所以,堪验老师是否明眼不必听他说什么或做什么,直接看结果即体察自身受到的影响就行了。如何体察呢?其实非常简单,看看与你关系最亲密的人之间的界限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如果接触了这个老师后,与别人和外界的隔阂加深加大了,那么就说明自我得到了强化,也即加强了与法身及一切外在的分裂。那么这显然不是将自己引向光明的老师了。如果相反,接触这个老师之后,自身与外界的界限减弱了,人际关系明显变得和平且矛盾减少了,那么这一定是个能把人引向无我的明师。正因为明师是无我的,所以才会把人引领到无我之域。
相反,一个自我强大者会有着不可抗拒的争服占有欲,就像毒品一样会让人依赖上瘾。所以,不要相信那种近似上瘾的依赖感。尤其需要记住一点,明师只是指明道路,不会让学生依赖自己,更不会代替学生走路。凡是能让人产生强烈依赖感的一定不是明师。
明师像轻微淡远的香气普薰一样弥漫而无界限,来去无踪,让人融入其中流连忘返,但绝非沉迷陷入。明暗之别,一升一沉,气氛迥异。
前一篇:自我强化的两种方式
后一篇:探索真相系列课程:仁道养生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