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子里的小宝表情很丰富,很可爱了,呵呵!
呵呵,居然有机会上新浪网首页了,得意中,感谢大家的关注!

还有新浪的育儿栏目(感谢豆爸和简爱的推荐!)


新浪的育儿博客焦点栏目 (不好意思,太激动了,容许我得瑟一下吧
)

办公室里的同事小Z怀孕了,我们天天在一起,有关孕期、育儿等方面总是必谈话题。今天说到‘月子要由谁来照顾’。小z和我的情况一样,我们的婆婆都在外地,平时和公婆不住在一起,而是和自己的妈妈在一个城市。于是我就建议她一定要让自己的妈妈来照顾月子。我有这几方面的理由:
以我个人的经验和体会为例:
一.
自己的妈妈便于‘倾诉和发泄’
记得我生下小宝的第二天,就开始总想哭,提到孩子就掉泪。在月子里自己总感到很孤独,很难受。估计这就是传说中的‘产后抑郁症’。可惜,当时自己的妈妈没在身边照顾,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泄和疏导,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奶水不好,不够孩子吃。”婆婆在身边,很多话不好说!如果由自己的妈妈照顾着,该说的话说出来,哪怕是发发脾气,都很随意。心情自然不会抑郁!
二.
自己的妈妈熟悉‘饮食习惯’
由于和婆婆不在一个城市,生活习惯不太相同,各地伺候月子的方法也不太相同。婆婆伺候月子,多少都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准备饭菜,而不是产妇的习惯。这样,总是感觉吃不惯,也就影响下奶。而自己的妈妈很了解自己的口味,也会按照本地的风俗为自己准备饮食,会更可口,更顺心!少了很多沟通的麻烦。
三.
自己的妈妈帮自己搞好“个人卫生”
按照咱们中国人的风俗,月子里是不洗澡,不洗头,不沾凉水的。那自然也不能自已洗内衣内裤之类的衣服。可是,婆婆伺候月子,这些个人卫生,我们可能是很难张嘴叫婆婆做的,至少我是月子里自己洗的头、洗的澡、洗的内裤(大约产后20天)。后来,我妈来的时候,也帮我洗了几次。不用你开口,自己的妈妈就会去做这些事情的。
四.
自己的妈妈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育儿理念”
月子里我们两口子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早期训练”。首先是在出生15天开始训练孩子俯卧抬头、爬行、竖抱等等。结果某一天晚上,我们给孩子洗完澡,正在训练孩子俯卧,推着他前进,结果婆婆看见了,很不可思议的训斥我们:“不能拿俺孩儿当实验品!不能折腾俺孩儿。”就要把孩子抱走。好在老公坚决,把婆婆劝走后我们继续。当时,我妈妈就在旁边看着我们训练孩子,什么也没说。
自己的妈妈就可以任由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绝大多数情况能听进去我们的“理念”,并且比较配合。毕竟和自己的妈妈比较好沟通!比如我妈妈出了满月后帮我照看孩子,给孩子抚触、讲故事,添加辅食等等帮了我的大忙,自己省心太多了。
在这里,我只是以我自己的体会和我的实际情况谈问题。不包括那些和婆婆长期一起生活,很熟稔,生活习惯比较统一,或者婆婆很会照顾人的那些情况。
当然,无论是婆婆还是自己的妈妈。其实都不是特别会科学的伺候月子,特别是老人身体再不太好,就更加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个月嫂,再加上自己的妈妈在一旁‘监督’,呵呵,应该就能过个‘完美月子’了!
................................................................
记功簿:
1. 小朋友哭可以走上前去,关心对方。
2.
小朋友要小宝手里正玩沙的瓶子,小宝二话没说就给了对方,并且没有再去要回来。
3. 大便完,自己擦屁股,擦得干净。
4.
吃螃蟹,小宝问爸爸:“螃蟹的脑子长在哪里?”爸爸被问住了。
....................................................................................
推荐博文:
《妈妈绝不是无私在奉献》
《你该教孩子如何有同情心》
《男子汉难道就不能哭吗?》
《做个说话算话的宝宝》
四招奠定宝宝的强壮体魄
《爱的名义纠正了育儿错误》
《谈谈对宝宝的应景教育》
《别把宝宝小太当回事》
《让宝宝学会自省》
惭愧:妈妈过度的关心气哭了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