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你在看向未来吗?

今天从凌晨3点多起,我就不幸的被腹泻击中,备受折磨。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带着孩子跟着老公上班去了。临出门,小宝还坚持要亲自喂我吃药,呵呵,还是个懂事的宝宝。进了办公室,我难受的趴在桌子上,小宝在一旁玩玩具,看到这样的妈妈,还知道关心的问:“妈妈,你病的很厉害吗?你要打针了吗?我给你打针吧?”他的话吸引了好几位同事。大家很关切的围着我问候。其中一个阿姨给小宝说:“小宝,你亲亲妈妈了吗?妈妈那么难受,你亲亲妈妈安慰一下吧。”谁知,小宝居然摇了摇头:“不亲亲了,要不然呀病菌就到我脸上了,我就会生病了。”哎,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教过他,但这个3岁半的孩子居然说的那么理性!好自私的孩子呀,妈妈在想。整整一天,我时不时的念叨这句话,一下子惊觉,原来,作为妈妈,我远没有诗词歌赋里歌颂的那么的无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不断地向孩子索取。
一索取着快乐.当这个娇嫩的小生命降临时,我的索取就开始了。他第一次笑着回应我的逗引,我是那么开心;他第一声呼唤‘妈妈’带给我的幸福我将永远铭刻于心;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第一次,都会令我快乐很久很久;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笨拙的背影,都可以让我回味很久;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他就是我快乐的源泉;每当和学生生了气,他就会给我快乐作为补偿。每次亲子游戏的快乐时光,不仅让孩子受益,妈妈我也是收获了很多的快乐心情。累并快乐着!所以,我在贪婪的向孩子索取着快乐心情,有时候甚至都不希望他那么快的长大,害怕这样快乐的心情会越来越少。
二
索取着‘面子’。当我抱着儿子第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众人对他的秀气赞不绝口,那么白的宝宝,那么大方也不认生,那么爱笑那么喜庆……呵呵,夸的是他喜的是妈妈我,真是赚足了面子。每次带孩子外出、聚会,妈妈我都是满怀自豪的;于是,我更加贪婪的希望孩子会各个方面,自始至终让我有‘面子’。然而有那么一天,很多事都和我的设想不一样了。儿子会主动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会动手打人、会拒绝和别的孩子分享玩具、不再听我的话见谁叫谁……这时候,我的第一反应都是恼羞成怒,究其原因,当然是我的面子扫地。虽然现在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已经不会再迁怒于孩子。但不能否认,期待孩子带给我‘面子’的愿望依然在心底蠢蠢欲动。
三 索取着关心。每当孩子生病受伤,大人最揪心。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向孩子传达着我们对他的关心。也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所以,当儿子的小胖手捏着药片,放进姥姥嘴里,喂姥姥吃药;当儿子见到姥姥腿疼,趴在床上给她捶腿时,我很欣慰;姥姥没白疼这小子;当妈妈愁眉不展时,小宝一声“妈妈,你怎么不高兴了,有什么事吗?”的关心,妈妈已经很幸福了。这就更加重了我希望得到孩子的关心的欲望。我生病时,也希望孩子可以向我对他那样,拥抱我、亲亲我、陪在我身边,说些贴心话……一旦得不到,我的失落可想而知。
四 索取着爱。这才是最核心的。刚刚会说话的儿子,搂住我的脖子,奶声奶气的说:“妈妈,我不让你哭,我只让你笑。”爱,在孩子心中已经生了根。上了幼儿园的儿子,放学后,趴在妈妈耳边,轻轻的说:“妈妈,我爱你!你爱我吗?”爱,在孩子心中发了芽。那种幸福,每一个做父母的都经历过,自然可以体会我当时的心情。于是,我坚信,儿子是会永远爱妈妈的,我的爱、我的付出有了回报。然而,这份爱,让我也患得患失。
当朋友告诉我,她问小宝,‘爸爸妈妈谁最好?’,小宝答都好。‘肯定有一个最好的。’“那就是我爸爸”小宝答。听了之后,我虽然笑了,说他爸爸没白疼他。实际上,心里很酸呢--妈妈付出那么多,居然爸爸比妈妈好,哼,臭小孩!(宝爸肯定气的歪鼻子了,呵呵)宝宝不够爱妈妈了,我这样担心着;我说“哎,我难受死了,生不如死,干脆死了算了。”小宝摇摇头,“妈妈不要死,我会哭的,会很想妈妈的。会找妈妈的。”仅此而已。同事家的儿子,却是搂着妈妈,泪眼婆娑着,“妈妈,我不要你死……”。哎,比较起来,小宝不够爱我呀!有那么一丝失落……
难道我真的希望孩子眼里只有妈妈?妈妈永远第一位?我浑然不觉,但旁观者清。老公一直在提醒我,这样的心理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我的心理健康。他说的对。但我真是害怕失去孩子的信任和爱呀!
除了这些,我还向索取着希望、成功……………………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向孩子索取的东西可能会更多。怎么办?一旦得不到,我会疯狂吗?答案当然是否的。我也应该学着摆正心态,不能再患得患失,不能再把孩子作为生命中的唯一。是的,孩子说的没错呀,不和生病的妈妈亲吻,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合理的处理方式,这和爱没有关系。儿子不是不愿去幼儿园,非要陪妈妈去打针嘛,怎么能说儿子不关心妈妈呢?男孩子不必要那么多愁善感。小宝就是一个理智、理性的孩子。爱他,就爱他的独一无二吧!至于,是否可以停止索取,说实话,我没有把握,既然这样,就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