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土地供应不足加剧了停车位短缺
停车难已成为一段时期以来,社会难题,近年来有些部门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看起来,治理此类问题很积极,但没有得到有效而彻底解决,而且市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甚至也发展成顽疾,此类问题凸现目前管理为微效管理。重要原因是管理不够科学,措施不得法,做了无用功。
停车难得问题的关键是车位供给量严重不足,停车位布局不 合理问题。
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如果没有系统的停车车位综合规划。就会在停车问题,给社会添堵。主要表现:
1.在长期以来“要致富,先修路”深入人心,修公路用地,发展汽车工业用地规划之后,车行问题解决了,但车堵问题,停车问题没有规划的配比或配比方案不科学,成了新问题。
2.面对车堵问题,采取限号措施 ,方便车主出行同时,又出现限号后的停车位紧张的问题。而且这种措施造成车位紧张范围不断扩大。
3.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商场、医院、学校、幼儿园、影院、公园、博物馆、车站码头、政府办事机构成为堵车的堵点,停车难、违章停车多的地方,也是百姓堵心的地方。
4.市中心的办公楼、居民区停车泊位有限,道路窄,有些地方几公里范围也没有便利车位可停,驾车“转圈圈”、违章停车等本不该发生之事多有发生。
5.发展公交、设快速交通道本是措施之一,可高峰期依然拥堵,枢纽车站停满公交,这类停车问题依然让人头疼。
6.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居住集中的地方,车位愈加紧张。有的区域车位费大涨,车位价格暴涨。
7.出售家用车越多,车位越紧张。
8.老百姓受益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村村难停车,停车乱相继出现。
9.道路体系、行车体系,修车体系,停车体系之间有矛盾
。各体系之间不联系,不配套问题明显。停车体系建设几乎没有科学规划或建设缺失。
以上问题,虽然采取罚违章、提高停车位使用费、划路边停车位、住宅区设收费栏杆这些实质是在围堵欲停车办事的人们,除限号造成车位紧张,车位管理也出现围堵类方式,特别是节日期间车位更加紧张,城市大小街巷停满车,
路边停车、公共停车场等停车资源严重不足 。
可以说,没有停车位的土地规划和供给,试图提高停车收费、加大违章停车罚款等等是不科学的,停车难根子是没人统筹规划停车位供给,没有将城市建设综合考虑,道路交通、住宅、公共设施用地供给越多,车位用地越紧张。车位供给越紧张,城市病越严重。城市病越严重,堵心的事儿越多……。如此问题出现缺乏系统性规划。
停车位紧张是表面,是病态不是病根。在治理城市病过程,虽然有产业布局、人口聚集等原因,虽然也用中医治疗办法试图治理城市堵病,但还是缺少一味药——车位紧张药。治疗车位紧张这个病没有规划部门重视,没有车位土地规划来治理。
试图通过提高停车收费、加大违章停车罚款等等来解决车位问题,医术不高,也许治病的结果转移成难以想象的其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