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3.1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2022-03-12 10:55:24)
标签:

电子教材

活动课程

课程理论

课堂讨论

随堂练习

分类: 笔记整理

7.3.1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视频-推荐阅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视频-泰勒原理

测验-7.3.1随堂测验: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1在泰勒看来,课程编制的首要步骤是( A   )。

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学习经验C.组织学习经验D.评价教育目标

讨论-7.3.1思考讨论:-如何评价泰勒的目标模式?

答:目标模式是建立在严格的目标一手段二分理性基础之上的,它开始于确定目标,然后用学生行为的语言来陈述目标。泰勒认为,目标要从学生、当代社会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引申出来,并经过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筛选。评价者的任务不是探究这些课程目标的价值,而是判定目标中规定的学生行为实际实现的程度。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却使课程计划陷入一种预测模式-评价只是将结果与预定目标相比照,而计划的其他步骤中有价值的东西和目标以外的结果却被忽略了。目标模式评价只强调对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同时也忽视了对目标本身的评价。因此,它几乎成了所有后人对之批判的靶子。目标模式评价追求评价成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将预定的课程目标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但它却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目标以外的生成性东西,更重要的是忽略了具有积极能动性的人本身,这种对实践过程的有效控制的做法甚至阉割了课程实践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因此,目标模式评价在强调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今天遭致了严厉的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