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时俱进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

(2007-09-28 11:52:43)
标签:

产经/公司

管理

中小企业

分类: 峰侃管理

现在很多中小企业老板都认为自己的企业应该采用最先进、最规范的管理手段,这些老板在外面经常以自己的企业管理规范而自豪,尤其是在那些明显存在管理缺陷的公司老板面前,这些老板表现的更是不屑一顾。但我们却经常能够发现,那些所谓管理先进规范的企业又大多都是短命的!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寿命不长,大家还可以理解,但管理规范的企业怎么就也长不大呢?除了战略方向选择上的问题,有没有别的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呢?

    我认为最大的制约因素恰恰是企业管理太规范了,一个初创不久的企业或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企业如果管理太规范了,不但不一定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可能会因过多的程式化或机构设置而导致企业过早的官僚化,损害企业的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使企业丧失掉小企业本应具有的灵活性、创新性和低成本优势,而这些恰恰是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独特优势。丧失这一优势意味着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中小企业毕竟没有大企业的实力,所以很难在竞争中胜出。

    曾有一家IT企业,提供的是某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从技术上讲,无论是解决方案的整体技术,还是组成该方案的各应用软件及后台系统技术,在国内都是最先进的。但从该公司成立至今的5年时间却只做了1.5个客户,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同行业的企业却能每年至少接2-3个新单。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在接触这个企业的过程中发现:

   一、这家企业200多名员工的学历基本都是硕士以上;

二、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企业研发了该行业客户几乎所有需要的应用软件;为了体现系统功能的丰富性和先进性,该公司要求客户必须采用它们的应用软件,声称只有自己的应用软件才能和自己研发的最先进的后台系统对接;

三、管理异常规范:该公司是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单位,无论是研发管理、项目工程管理、销售管理,还是日常管理等都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的流程和规范做。例如,该公司在研发管理中要求研发人员必须采用最先进的IT技术开发后台系统和应用软件,在项目和销售管理中,提出为了保证系统运行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项目经理和销售经理不应接受客户提出的挂接第三方应用系统或修改参数以降低系统效用适应客户实际情况的任何个性化要求,否则,会视情节轻重给予严厉处罚。总之,该公司的管理规范细致入微,无孔不入,做什么事情都力求完美无缺。小到午餐后提供什么种类切成什么样子的水果,大到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修正都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各级管理者,甚至老板自己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关于该公司的管理之严格我有过切身体会,我曾经随该公司的一个产品经理到一个客户处洽谈,当客户提出部分应用系统拟采用自己原有的系统时,这个清华研究生毕业的产品经理只是一味地在那里强调自己的应用多么先进。我当时不理解,事后才知道,公司的规定不允许他谈这个问题,这个客户最终选择了更加灵活的同行业的系统,项目签约额在2000万元人民币。

这家企业是典型的管理限制发展的案例。不切实际的招聘规范和薪酬激励制度等导致企业高学历人才过多过滥,极大地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盲目的追求最新技术导致企业开发成本过高、开发周期过长。一味遵从ISO质量体系的要求而忽视客户实际需求的规定限制了企业的市场开拓,造成营销人员流失率过高。过于繁杂的工作流程更是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和运营效率。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管理的规范化应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与时俱进地进行,而不是一步到位。否则,很容易使管理成为企业的负担,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经营管理侧重,初创时期,一切管理工作都应围绕着业务工作展开,以满足企业的生存需要,此时的管理内容强调针对性,既解决点的问题;成长到一定阶段,具有了一定规模,可以通过适度的规范确保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此时业务仍是企业关注的重点,管理内容在强调针对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内部的协作和组织问题,需要在企业内部围绕核心业务形成一条简单的管理主线,并通过实施基本的绩效考核制度解决部分的面的问题;进入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建立系统而全面的管理体系(尤其是绩效管理体系),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市场运作的有效性以及经营风险的最小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