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是知名企业,还是普通企业都经常抱怨“大学生的素质太差了,想招一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真不容易。”------等等。这样的抱怨过去我也经常发,但现在我不会了,为什么呢?因为事实告诉我,造成今天大学毕业生素质不高的原因不是学生不够聪明,也不是学生不够刻苦,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的办学思想出了问题。
众所周知,买方同卖方讨价还价的目的就是要使价格和价值尽量接近,确保物有所值。买到手后如果发现有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凭借发票等凭证还可以退换货。如果买的是服务,发生了服务质量问题,还可以要求服务提供方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给予补偿等等。总之,在商业社会,买卖双方的互动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然而,我国早已商业化的大学作为教育服务的出卖方,向学生收取着高额的学费,学生拿钱购买教育服务,学校收钱提供教育服务。但在公办大学垄断教育资源的情况下,这种买卖关系显然对卖方有利,买方处于完全的被动接受地位。当我们的莘莘学子满怀激情的来到象牙塔下寻梦时,面对低水平的教育质量问题,却不能对学校教育说“不”,只能被动的接受。
今天的大学生年龄普遍偏低,作为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我们不能强求他们每个人都为自己制定一个远大规划,并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自己。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需要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责任的大学给予思想、行动、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提供良好的、先进的知识教育,这些也是大学的基本责任。现在,高校和社会过多的指责大学生荒废学业等,无疑将这种责任转移给了学生,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在多年的工作中,面试了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在与应聘者的交流中,我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高校的教材非常落后,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与当前飞速前进的科技和社会进步明显不相符。有的学校的教材甚至是五、六十年代编的,即使是那些所谓新编的教材,也有很多是新瓶装旧酒。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学生毕业后出现适应症问题就可以理解了。
拿了一流的学费,却提供二流,甚至不入流的教育服务,这与公开抢钱又有何区别?但这就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大部分大学都是一些刚毕业的留校生给本科生和专科生上课,这些留校的老师属于典型的近亲繁殖,自身的素质都不怎么样,如何能指望他们去教出优秀的学生?更不用说由他们去给学生提供人生指导等了。现在,消费者总是抱怨电信等垄断企业的收费高、服务质量差等等,并说这些企业的一些垄断行为属于典型的无耻行为。但我觉得,如果要说国内哪个行业整体上最无耻,我觉得就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行业。这个行业在国家的庇护下,大量的收取学费,却不必为教学水准承担责任。高校只需编排出一些理由将毕业生素质不高的责任推给学生、社会、家长、乃至国家等即可,人们似乎也已经习惯了高校的冷漠和无情。
目前,受毕业生素质不高影响最深的当然是对人才需求最强烈的企业和毕业生自己了。企业不得不承担许多大学未尽的职责,将本应在大学阶段完成的一些教育工作在企业里完成,此举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对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学生为了适应社会需要,毕业后不得不接受各种形式的再教育,想办法提高和完善自己,增强自己的适应性。此举无疑又增大了毕业生的生存压力。
我认为大学极度功利的强盗行径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进程,在此我强烈呼吁各大学本着对国家、社会、学生负责的态度,端正办学思想,恪尽职责,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效率,对得起社会对大学的期望和学生支付的学费,不能再这样无耻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