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化比专业化更重要

(2007-03-25 21:05:47)
标签:

职业化

专业化

技能

绩效

竞争优势

分类: 峰侃管理

    我们在广泛强调干部与员工队伍的专业化,并大力采取措施提升干部与员工的专业技能的时候,我们经常发现企业的运营效率似乎并没有得到多大程度的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提高幅度有限;运营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等等。这里暴露出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狭隘的专业技能提升未必一定就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态度一般,明显缺乏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的人,即使拥有再高的专业技能,也不一定为企业所用,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必然有限。要想使员工在此方面有所改善,只有提升他们的职业化素养,让员工以一种职业化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和自己所供职的企业和所服务的岗位。

    什么是职业化呢?“职业化”是指按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塑造自己。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职业化的人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己任组织自己的工作;职业化的人拥有严谨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理性选择自己的工作;职业化的人接受企业文化对自己的规范和约束,拥有良好的工作习惯;职业化的人以对自己和老板负责的态度开展自己的工作;职业化的人善于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职业化的人与时俱进、懂得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职业化的人深知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

    专业化是指职业人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指职业人所需具备的一些内在指标、专业素质和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在大多数人看来,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前提和基础,认为只有具备专业化素质的人,才可能发展成为职业化人士。本人认为,这一论断不免过于片面,遍看当今职场,我们有太多的专业人才不为企业所重用了,个人也总是郁郁而不得志!为什么?就因为这些人的态度和价值观有问题。反映在行为上就是敬业精神、责任心、忠诚度等不够。在现在激烈的商业环境下,哪个老板会把重要工作交给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呢?

    现在无论是职场竞争,还是企业用人方面,专业能力已成为基本门槛,态度、人格、价值观等特质才是影响个人发展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企业可以依据一个人的能力为某人提供一个专业岗位,但却无法提供影响力、同行的尊重和团队精神等。在知识和信息传播日趋泛滥和复杂的新经济时代,一个没有影响力、没有团队意识的人必然难以持续其对企业的价值,更不用说晋升为更高一级职位了。专业能力强固然可以使人轻松获得职位或取得成绩,但人格上的缺点和态度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则远大于专业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更是决定性的。

    对那些绩效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来说,打造职业化的员工队伍是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最佳途径。无论是在企业文化塑造上,还是在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上,企业都应考虑员工和干部队伍的职业化问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保持自身竞争优势,专业化是最佳途径,而全面的专业化(相对于片面的强调专业技能而言)只有在职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