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营管理家电连锁组织 |
分类: 峰侃管理 |
国内家电连锁企业将企业无法享受正常的销售利润的原因单纯地归咎于家电厂家(厂家)供货价格太高。其实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说辞,它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却没分析查找内在的原因,比如,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供货价格高?连锁家电企业自己有没有责任?我想在找到原因后,完全可以通过实施组织间成本管理,将供货产品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进而为企业提供一定的销售利润空间。
组织间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学家库珀在对日本跨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案例进行了研究之后提出的。欧美很多企业通过厂商之间的共同努力,有效地降低了供货成本,相关商业企业因而获得了难得的利润空间。
在家电连锁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仅靠一味地压榨家电厂家将很难走的长远,在追求规模的同时,应该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家电厂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过去虽然家电连锁企业通过威逼利诱等手段(威逼应该更多一些)获得了厂家的一些让利支持(提供特供型号,特价机,返点等等),但家电连锁企业的这种一相情愿式的霸王作风,只能使双方的合作停留的表面层次,而无法上升到供应链层次上的深层次合作。但未来的商业连锁企业要想取得大发展(而不是表面繁荣),关键就要看它与家电厂家的合作程度有多深。那么这种组织间成本管理合作到底该从哪几方面着手呢?
一、家电连锁企业参与家电厂家产品设计,降低产品成本
通过了解市场的商业企业参与厂家的产品设计,可以在产品,功能,价格之间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二、家电连锁企业应该与家电厂家一道革新家电厂家供应链流程,减少浪费。
现在家电厂家面对家电连锁企业的逼宫,经常诉苦说自己的企业的成本根本无法再降了,如果再降,企业就要破产了!事实是这样吗,我觉得未必如此,家电厂家应该自问,自己的企业真的就不存在浪费吗?在哪个环节上存在浪费呢?存在哪些不必要但却消耗资金的环节呢?现在这方面的分析工具非常多,比如精益管理模式本身就包含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分析工具。
我可以很武断的说,经过分析后,没有哪一个家电企业敢说自己的企业不存在浪费!如果有企业敢说自己没有任何浪费!那它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企业!利润肯定是世界最高的,而实际上我们有几个家电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8%了呢,我想没有,而且不止是没有,恐怕基本都是负数或零,而国外同类企业都能达到8%以上。这为厂商合作降低成本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连锁企业应该结合自身供应链流程改进需要,着眼于降低家电厂家出厂成本,从家电厂家原材料选取到产品出厂的供应链全过程为家电厂家提出调整和改进建议。如更换零部件供应厂商,更改供货方式和作业方式,缩短供货距离,调整生产工艺和工序,取消不必要但浪费成本的工序等。总之,要优化家电厂家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以降低产品成本,进而降低产品出厂价格,为商业连锁企业提供合理的利润空间。
我想双方在调整了供应链系统后,各自的利润空间肯定都会有所上升。再加上对其它浪费资金的管理流程的调整,家电连锁企业通过正常销售商品获取利润是完全可能的。同时通过和家电厂商的深层次合作,也锻造了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共同开展消费者需求调查,通过提高产品成功率和市场适应性,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损失。
众所周知,只有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商品才能有销量,因此家电厂家必须想尽办法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而身处市场一线的家电连锁企业在此方面绝对拥有发言权。双方在消费者需求调查方面应展开合作,以提高厂家产品开发成功率和市场适应性,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和时间损失,避免错过最佳销售时机。
如果家电连锁企业能够在上述三方面与家电厂家展开组织间成本管理合作,将极大地提高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要想与家电厂家有效合作,连锁企业还必须苦练内功(现有的家电连锁企业的管理水准实在不敢恭维,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所提及),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准,提高对消费需求的技术表达能力,形成符合市场需要的研发和营销体系,最终具备与家电厂家展开对等交流的能力。
最后,我觉得家电连锁企业通过与家电厂家展开合作,实施组织间成本管理,而不是单纯的靠压低采购价格这一单一手段,必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