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中电器“路在何方?”

(2006-07-24 21:36:55)
标签:

管理

大中电器

分类: 峰侃管理

2006年7月25日国内第一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电器老板黄光裕与第三大家电连锁企业永乐中国董事长陈晓共同宣布国美电器出资52亿港元收购永乐中国。随着这一决定的宣布,作为中国第四大电器连锁的大中电器的处境将更加艰难,原本决定与其合并的永乐中国突然被国美收购了!想借助永乐实现曲线上市的目的基本已成为泡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我觉得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赢利能力不足,没有核心竞争力:在中国五大家电连锁企业中,大中电器是最没有赢利能力的一家,虽然号称在北京市场占有率第一,店面数量最多,但真正赢利的店却没有几家,相对于其它电器连锁企业来说,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如果说国美的核心竞争力是价格和规模,苏宁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和物流配套,那大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不知道!它只是依靠供应商的佣金和店面租金度日。

 

二、缺乏远景和战略大中电器自80年代即已起步,应该是家电连锁企业中起步最早的一家,但确是发展最慢的一家。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远景和战略规划,企业始终是在市场的推动下向前发展着,而不是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经营管理工作

 

多年来,大中电器始终盘踞在北京,没能在市场形势有利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走向全国,错过了规模扩张的最佳时机,近一年多虽然走出去了,但实属形势逼迫下的无奈之举。远景和战略的缺乏很容易使企业在前进的过程中迷失方向,甚至走入死胡同,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经营也是如此,大中电器在今天的尴尬地位是其领导者一手造成的。

 

三、人浮于事、管理混乱:大中电器虽然诞生在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才济济的北京,但其经营管理水准却如初期的家族式企业一样,比较混乱和粗放。虽有庞大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队伍,但真正做事的人却不多,内耗非常严重。企业内人浮于事、管理人员素质极低、老员工倚老卖老的情况比较普遍。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设计上,人为的条块分割直接导致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缺乏统一组织和指挥、部门间缺乏协作、内部沟通严重不畅、各自为政的局面。

 

管理的混乱从店面形象上可见一斑,比如,经贸部门有权在店内悬挂产品导向牌,而负责店面运营的店长却不能干涉;卖场的促销员归经贸线管理,店长名义上的监督一般不起作用等等。这种制度上的混乱造成卖场硬件杂乱无章,促销员举止不端、服务态度差等情况的出现,并直接影响到了其卖场的销售。

 

笔者曾亲自走访了多家大中电器和其它几家电器连锁企业的店面,大中电器的店面形象明显要较苏宁和国美差。当时我走访的大中电器果园店,这家店比苏宁店还要靠近街道,但店内却没有几个客人,听音乐的、聊天的、玩电脑的店员到处都是,我走在店里却没人理会。当我进入相邻的苏宁店后情况刚好相反,不但客人多,而且服务态度非常好,现场环境也非常整洁统一。当时我就断言,大中的店迟早要关张,果不其然,时隔不到2个月该店就被宣布因经营不善关张了。

 

缺乏主动创新意识,经营思想保守

大中电器的经营层和管理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做事畏首畏尾,抱残守缺,缺乏起码的挑战和竞争意识。无论是企业内部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等制度设计上,还是对外经营扩张上,大中似乎更愿意用老一套的方法。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却又不愿意从外部引进高水平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北京市场已日趋饱和,却又不愿意走出去开辟新市场----等等。这种落后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思路注定了大中不会成为一统江湖的王者,只能做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由于缺乏必要的人才和思想上的准备,一旦市场发生巨变,大中除了坐以待毙,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求生办法。

 

以上粗略的分析了大中电器存在的问题,从目前看,大中除了自力更生外,没有什么好的出路。上半年热炒的大中、永乐合并案,当时我就不看好,象大中这样既无赢利能力、经营管理又不善、只是偏安一隅的企业根本不具备被投资收购的条件,谁收购它都是一个包袱,竞争对手让其自生自灭是最好的选择。

 

  我写这篇文章没有任何目的,只是有感而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大中电器应尽快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改进企业管理机制,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引进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树立良好的远景和战略目标,提升店面赢利能力。通过调整,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一旦遇到合适的买主也能卖个好价钱,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