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酒窖系列报道之四
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品牌展播(第三辑)
鹤泉酒业:依托产地优势,专业酿造美酒
坚持依托产地自然、文化等资源优势,酿制具有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多种层次的葡萄酒
7月29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王琦秘书长、葡萄酒学院常务副院长沈忠勋教授一行来到贺兰山东麓产区的玉泉营农场考察。沈教授对鹤泉葡萄酒公司的总经理魏继武说,王秘书长亲临玉泉营,你要拿出这里最好的酒招待哦,那款金奖产品一定不能少。老魏知道沈教授指的酒是自己去年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上获得第一金奖的贺玉干红葡萄酒。之所以点名要这瓶酒,也是因为这瓶酒金奖荣誉的实至名归。
作为老玉泉人,魏继武在这里与葡萄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与葡萄酒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里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冲击扇地带,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他坚信中国最好的葡萄酒就出在这里。
2002年老魏辞去西夏王酒厂厂长的职务,开办了一个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专业化葡萄酒生产企业——宁夏鹤泉葡萄酒有限公司。5000吨发酵能力,3000瓶/小时的自动化灌装设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运营模式,有效的保证了葡萄原料的高质量。在建厂短短5年的时间里,以“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多轮驱动、多轨运行”为公司长期的经营理念,并且借品质卓越的原料和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深入研究,开发生产的“贺玉”牌系列葡萄酒,严格按照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OIV)标准精心酿造而成,产品品位高雅,所酿制的葡萄酒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好,同时也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2006年4月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上,贺玉精品干红以“深宝石红色,澄清透明,具新鲜的果香及酒香,成熟丰满,酒体醇厚,结构感强,舒顺优雅,典型性强”的特点,获得国内外20多名葡萄酒专家的一致认可,荣获第一金奖。2006年8月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准可使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志,2006年年底,荣获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农垦企业集团2006年度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公司下一步规划就是面向市场,将贺玉葡萄酒培育成真正的名牌产品。他说,品牌印象是消费者购买行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贺玉要想创出自己的品牌,仍要坚持依托产地自然、文化等资源优势,酿制具有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多种层次的葡萄酒,加强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打造贺兰山东麓产区这个品牌,采取借势造势的方式,利用已取得的一些成果,加大宣传,以提高产区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汉森葡萄酒的财富价值分析
源自大沙漠,天然好品质。这是汉森葡萄酒给自己的品牌定位,对我国沙地葡萄酒概念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而2006年第二届亚洲葡萄酒大赛初次面世的汉森葡萄酒获得金奖,又是对这一诠释的最好明证。
汉森葡萄酒的产地价值
内蒙古汉昇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座落于内蒙古西部美丽而神奇的花园绿洲城市乌海市,这里是西部草原与库布齐、乌兰布和沙漠的交汇之地,既有草原辽阔无边的绿色风光也有起伏旖旎的大漠风光,巍巍贺兰山向北一直延伸至乌海市,乌海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誉。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蒸发量高,属于沙漠性气候。白天沙质土壤尽情吸收北纬39度阳光的光热,晚上将热量均匀的释放,呵护葡萄的根系和果实。九曲黄河穿市而过,象甘泉一样滋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给予了葡萄充分的营养。四季分明的季节,葡萄得以很好的休养生息。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乌海葡萄天然好品质:无病害、不用施农药、无污染,远高于其它地域的含糖量,贺兰山东麓乌海产区是酿酒葡萄种植的最佳生态区之一。
好酒源自好葡萄。近几年,国内外葡萄酿酒专家惊奇的发现这里的葡萄是酿造优质葡萄酒的最好原料,国内知名的葡萄酒生产企业都看好这里的葡萄原酒和生产基地资源,而占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的汉森葡萄酒业已抢得先机。
汉森葡萄酒的企业价值
葡萄酒产业是继羊绒、肉食品、乳业之后,内蒙古政府大力扶植的产业,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产业,发展潜力十分看好。产区规划1000000万亩葡萄基地,汉森葡萄酒自行规划100000亩酿酒葡萄基地。
目前,汉昇葡萄酒业是乌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营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加工,自有葡萄基地5000余亩,年成品酒生产能力20000吨。对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拥有从法国进口的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聘请了中国著名葡萄酒专家李华先生指导运作,国内著名酿酒师担纲产品酿造和研发,等一批技术力量研发产品。主要产品有:干红、干白、葡萄白酒、枸杞苁蓉酒等几十个产品。上市两年,产品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已经成为内蒙古政府接待用酒和内蒙古市场第一葡萄酒品牌。
汉森葡萄酒的品牌价值
市场竞争,品牌至上。汉森葡萄酒显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也不是一个横贯东西的畅销品牌,毕竟它的营运历史只有两年。但是其品牌发展力却是不可小觑。除了立足于中国绝佳产地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外,其独特的蒙族文化和发源于万年以前的人类远古文化,为汉森葡萄酒注入了深厚的内涵。
历史上的蒙古民族剽悍,重情重义,热情奔放,豁达好客。在内蒙乌海的贺兰山桌子山脉诸多山沟的悬崖峭壁和沟畔石灰岩磐石上,残存着无数古代岩画的遗迹,称为"桌子山岩画"。古代游牧民族羌、乌桓、鲜卑、突厥、回鹘(纥)、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先后交替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漫长的历史岁月虽已消逝而去,但遗留在沟畔石灰岩磐石和悬崖峭壁上的古代游牧人的艺术珍品——岩画,却成为历史遗迹,永远留在这里。
虽然是汉人,蒙古族人民独有的民族性格也熏陶了几代人生活在蒙古草原的撖氏家族,掌门人撖建平无论从政还是经商,都透着一股子蒙古族敢闯敢干的精神头,他的酒也是热情奔放,淳厚自然,深得沙地产区精髓。为了使葡萄酒能够紧密融和蒙文化,他高薪聘请知名品牌策划师,联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从酒厂规划到视觉系统设计,深挖地域文化元素,结合葡萄酒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品牌传播上,依靠良好的区域自然的、文化的、人文的各种资源,树立了汉森品牌独具民族特色又不失国际化的形象,未来的发展必将是个性化、差异化的葡萄酒主导市场,汉森在这一方面看得更远。
汉森葡萄酒的市场价值
不盲目扩张,不好大喜功,扎实稳打,在内蒙市场逐个击破,牢牢掌控门前利益,形成区域优势,再图全国市场。这是汉森葡萄酒的市场战略,也是其极具成长价值所在。在一个仅有40万人口的乌海市,上市第一年,汉森葡萄酒已经造就了一个年销量150万,净利润20多万元的经销商,虽然还在投入期,汉森葡萄酒的市场价值已经显现。
2005年全面占领乌海市场以后,通过终端铺设,汉森葡萄酒在2006年拿下首府呼和浩特,继而在2007年全面覆盖内蒙第二大城市包头。利用品质占领市场,利用消费领袖口碑传播影响大众消费,两年多时间,汉森葡萄酒取得了区域市场第一葡萄酒品牌的业绩。
政府官员出身的撖建平,成功运作房地产项目之后,投入葡萄酒领域,抓上层,走高端,已经成为其驾轻就熟的策略。每到年节,通过政府采购和对消费领袖的赠酒活动,传播了汉森葡萄酒的质量,也树立了汉森葡萄酒的品牌号召力。通过大面积的种植葡萄,改善生态环境,不但利国利民,也形成了内蒙人喝内蒙酒的消费习惯。
下一步,汉森葡萄酒即将成功的市场案例,复制到全国市场,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和优良的品质品牌价值,树立高端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形象,循序渐进开发全国市场,届时将是葡萄酒经销商一个难得的财富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