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酒窖系列报道之四
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品牌展播(第一辑)
西夏王:葡萄酒产业开发的联合舰队
集合地域、资源、劳动力和品牌优势,形成集约化发展规模,西夏王要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要让小企业都靠得住,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7月13日,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产业(集团)正式组建,中国葡萄酒最佳产区贺兰山东麓的玉泉营农场上空弥漫着欢乐的氛围。以西夏王集团为首,鹤泉酒业、新惠彬、巴格斯酒庄、玉泉、郭公酒庄等加盟组建的葡萄酒生产联合体。整合后,西夏王集团将成为拥有3个控股子公司、2个参股公司、5个非紧密型成员单位的企业集团,已种植优质葡萄2万亩,年加工产能将达到2万吨,近期将形成3万亩优质葡萄种植面积和2.5万吨产能,将大大增强玉泉营地区核心竞争力,凸显贺兰山东麓优势葡萄产业资源和集群效应。
西夏王葡萄酒产业集团董事长朱新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夏王集团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宁夏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中国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区域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和销售的专业化产业集团,为宁夏优质葡萄酒品牌走向全国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玉泉营地区已有七家葡萄及葡萄酒经营企业落户,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观念落后,这些企业都处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形不成合力,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能发挥出来。而西夏王葡萄酒也经过了江中制药的收购以致被束之高阁,从辉煌变得萎缩,风光不再。值得欣喜的是,经过近两年的不断沟通、交流,玉泉地区的各家企业都表达了共同协作、携手发展的愿望,并初步达成了共建联合体的意愿。
新的企业联合体将在葡萄种植、品种分布、技术服务、工艺控制、产品销售、旅游开发、人才交流等方面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统一协调收购价格、统一协调对外销售”的“六统一”原则,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合作关系,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目的,合力打造全区葡萄产业开发的联合舰队。
朱新民特别强调说,西夏王在产区的品牌效应已经凸现,这次整合不但是西夏王品牌的强大,更重要的是要带动整个玉泉营地区的葡萄酒企业一起发展,做大做强。联合体将在整合产区资源维护行业利益上开展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为联合体成员提供全方位服务,组成的专家组要从种植开始就对各个企业精心指导,利用西夏王的先进酿造工艺帮助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利用西夏王的品牌和网络优势,帮助企业提升市场销量和品牌力,使各企业在没有网络、不够规模的情况下,先做西夏王的供应商,然后逐步引导到中高端成品酒的生产上来。集合地域、资源、劳动力和品牌优势,形成集约化发展规模,西夏王要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要让小企业都靠得住,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就下一步的发展,公司主管销售的高华总经理说,西夏王葡萄酒经过了20年的发展,成为西北果酒行业中的一支领头品牌。曾经以行业排名全国第七的辉煌业绩让国人认识了这个来自西部的红酒品牌,也因此成为中南海国宴用酒,并获得了国家免检、法国金奖等众多荣誉。但是,我们依然不容乐观,品牌创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我们还只能算是一个区域性品牌,在广州、宁波、厦门、西安等城市虽有所作为,但远远不够,很多该进入的市场没有进入,该达到的量没有达到,还需要好好练内功。本次优化组合的产品资源,均是产区内各具特色的品牌,我们将会成立专门的销售公司,集中资金、组合出击,充分发挥贺兰山东麓产区综合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打造西部第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葡萄酒品牌。
巴格斯:浪漫的酒庄情怀
严格按照国际葡萄酒庄园标准,巴格斯酒庄经过8年的酝酿终于出炉。还有两个月就出酒了,在银川最早一批修建的别墅区里,总经理王彦辉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一个女人的葡萄酒浪漫情怀就此展开……
酒庄,源于浪漫
提起与葡萄酒结缘,王彦辉立刻笑着说,我是女人,喜欢浪漫,葡萄酒本来就是一个很浪漫的饮料,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很向往那种浪漫情调,烛光晚餐,优雅的钢琴曲,所以就喜欢上了。宁夏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王彦辉,虽然已经是两个龙凤胎孩子的母亲,一个生意做得很大的老板了,仍然脱不了女孩子般的浪漫情怀。
那是1999年,王彦辉和丈夫分别做起了生意。丈夫承包了玉泉营500亩葡萄园,她做服装生意,到2003年她为自己积累了上千万的资产。当时房地产正是很火的时候,精明的王彦辉却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商机:贺兰山产区出现了几个大的原酒厂,国内几大葡萄酒巨头也是频频出现,再三权衡,对葡萄酒的热爱使她将目光投向了酒庄。
做好了选择,王彦辉开始了考察。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酒界专家田雅丽。田大姐听了她的想法,说“丫头,听大姐的,做酒庄!”当她问怎么做时,田大姐送了她三句话:要做酒庄,第一先种好葡萄;第二把钱准备好;第三等你理解了什么叫酒庄的时候来找我。
在田大姐的引导下,她考察了国内所有知名的葡萄酒公司和酒庄,了解了行业,然后去了法国。先后四次踏上法国,她理解了田大姐的三句话。
“在法国,葡萄酒庄是一个世代相传的家族事业,而不是一个纯粹用来赚钱的生意,他们对葡萄酒有着无上的敬意。酒庄一旦定性,就不可改变。酒庄必须有自己的葡萄园,绝对不允许收购外来的葡萄,要有自己的酒窖,自己的橡木桶,软硬件要求相当高,还要有雄厚的资金,忍受几年的亏损。否则,就不要做酒庄。”王彦辉说这些的时候,语气很坚决,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酒庄不是赚大钱的生意,但却是一种很优雅的生活方式。为了理想我放弃了做原酒赚钱的机会,就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业,让它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恪守,源于做人
巴克斯(Bacchus)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酒神,他是葡萄与葡萄酒之神,也是狂欢与放荡之神。在罗马宗教中,有为酒神巴克斯举行的酒神节(Bacchanalia)。节日期间,信徒们除了狂饮外,还跳起狂欢的酒神节之舞。深受法国葡萄酒庄影响的王彦辉,不但给巴格斯酒庄冠以酒神之名,还在建筑风格上、装潢上都体现着酒神的浪漫情调。她要让每一个来到酒庄的人都能够体会到葡萄酒的浪漫气息,感受葡萄酒的优雅生活。
为此,巴格斯酒庄处处恪守着国际酒庄的规则。
按照中法庄园酿酒师的要求,对已经生长8年的葡萄园品种优化组合,分品种按比例定植;
专门请来设计师根据酒窖的温度、湿度进行科学设计,找到了6米深的基准。
所有的橡木桶均要求三度拷贝,一级纯净水浸泡。
为了保证发酵设备均匀控温,不惜重金请来具有国际资格证书的外国高级焊工,焊接自动控温冷带。
酿酒工艺从设计到后期发酵、调配、窖藏,法国著名酿酒师几乎全程参与。
技术人员全部送到朗格斯酒庄培训,并选派有潜质青年到法国专门研修葡萄酒文化传播,致力于中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王彦辉这样阐述自己的恪守:酒庄的最高境界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别人种葡萄,为别人酿酒,为别人储酒。做到这一点的基础就是恪守规则,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违背,要做好酒,必先做好人。
传承,源于理想
巴格斯酒庄设计生产能力500亩葡萄园,其中80%的赤霞珠和20%的美乐、蛇龙珠,每亩地产量均控制在750公斤以内,葡萄糖度23度以上,年产不到300吨酒。每年的产量按照要求只能少不能多。生产的三款产品,分别为极品、精品和普通品。
在欧式酒堡里记者看到,2006年新酒已经入桶储藏,2-3个月后装瓶销售,,首批仅出售8吨。除了银川本地由酒庄直控外,其他地区均采用经销代理制。届时将进行盛
大的酒庄开庄仪式,上海一大型高端俱乐部闻讯,已经将大部分酒订购,并计划要出双倍的价格购买酒庄,被王彦辉婉言谢绝。非但如此,她还将在明年继续扩大规模,投资2000万建立一个假日风情酒店,配套酒庄的会员接待与活动,进一步完善酒庄功能。
她告诉记者,巴格斯酒庄不仅仅酿酒,不仅仅是一种浪漫的情怀,还在传承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态度。
这是她为之不懈努力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