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酒窖系列报道之三
整合产区资源,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要破局

神赐宝地,自然天成。这是广夏贺兰山葡萄酒的广告语,道出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优势和产品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个产区被行业公认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产区。但是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依然缓慢,消费认可度、市场占有度和品牌熟悉度还相当有限,与东部葡萄酒产区相比,资源优势远远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市场表现与产地价值极不相符。相反,优势资源被东部企业所转化,被称为东部巨头的原料车间,形势不容乐观。
近两年来,中国的葡萄酒再次掀起了发展的高潮,在国内国际葡萄酒群起争雄的中国葡萄酒市场,贺兰山东麓产区如何抓住机遇,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境,如何在市场上取得应有的地位,将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潘景林:
政府三件事,力推葡萄酒产业发展

贺兰山东麓产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都非常出色的葡萄酒产地,自然条件好,气候条件优越,为优质葡萄酒的生产提供了上好的原料。这是贺兰山东麓独特的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葡萄种植、酿造技术,各生产企业凭借产地优势,高起点建厂,业已形成了以广夏贺兰山、西夏王为主的规模化企业;以鹤泉、类人首、西部庄园、贺东庄园、新惠彬为主的精品葡萄酒生产企业;同时,也形成了以贺兰晴雪、巴克斯、圣路易斯·丁为代表的酒堡企业;以及以加工原料、贴牌为主的华昊、郭公、玉泉庄园、御马等企业。葡萄酒企业形态各具特色,整体形势看好,为下一步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葡萄酒产业是宁夏地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政府非常重视。为了加快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政府接下来将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扩大规模。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面积17万亩,其中酿酒葡萄不足10万亩,这与产区的土地资源条件不相符,也与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不相符。大量土地没有利用,种植规模小,生产企业大都不成规模,无法形成产业的集合优势,当然在全国也缺乏号召力。宁夏自治区将出台大的政策,大力扶持酿酒葡萄的种植。由于近两年市场需求旺盛,葡萄种植效益好,激发了我区群众种植葡萄的积极性,“十一五”规划的20万亩酿酒葡萄可能会提前完成。
在葡萄种植上,政府将重点扶持企业以及合作组织,鼓励这些有能力有条件、管理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原始积累的工业企业发展葡萄酒,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能力,将会更大程度的提高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质量。
二是提高质量。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质量认可是世界公认的,前不久法国原产地管理局主席助理来考察时明确表示,这是一块非常好的土地,能酿造出世界一流的葡萄酒。澳大利亚葡萄酒学院院长也对这里葡萄酒赞不绝口。我国葡萄酒专家李记明说,贺兰山的葡萄想不做好酒都难,中国葡萄酒专家、王朝公司的王树声曾经说过,贺兰山东麓的原料加上东部的技术,一定会酿造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这正印证了中国葡萄酒专家李华博士“中国葡萄酒的希望在西部”的断论。
但是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好土地不一定就能够种出好葡萄酒,好原料也不一定就能够酿出好酒。这就凸显出贺兰山东麓在葡萄种植和酿造技艺方面的短腿。毫不隐瞒,我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与东部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未能充分表现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对葡萄的眷顾,葡萄质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我们有些企业存在罐里的酒与上市销售的酒口感差异很大,进入酒窖的好,进入市场的就差,一方面表现在技术层面上的不完善,另一方面也与企业对质量不负责任,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问题有关。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抓好质量,提高质量,在种植和酿造上,既要积极扩展规模,又要高要求,高标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是树品牌。好酒也怕巷子深,这是简单的道理。可是往往越简单越难以跨越。我们也意识到了贺兰山葡萄酒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品牌,但是我们始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里的很多企业都曾经试图开拓全国市场,花了不少的钱,浪费了不少的精力,效果都不理想。为什么?单个企业的行动力量毕竟有限,局限性是显而易见。所以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团结企业,握紧拳头,集中出击,集中宣传,集中报道,大力推广贺兰山东麓这个产区大品牌,理直气壮的宣传产区,大张旗鼓地树立产区品牌,我们就是要树立贺兰山东麓产区“中国的波尔多”形象。
《食品商》杂志的“西部酒窖”行动有创意,结合了线上和线下资源的整合,不但为打造产区形象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也为企业发展市场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政府肯定支持你们的工作,凡是有利于产区形象塑造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大力支持你们整合各方面资源。希望你们不辜负全产区果农与生产企业的期望,尽快付诸实施,我们期待着贺兰山东麓产区在你们的宣传推广下能有一个崭新的形象。
宁夏葡萄产业协会会长容健:
客观制约+品牌乏力+渠道梗阻

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非常特殊,市场也很特殊。大的格局已经形成,张裕、王朝、长城等少数几个大企业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他们之所以三分天下,源于开始时的低成本市场打造,现在新企业若想从中分土裂地,必须要付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更何况三大家的财力和规模以及扩张力度越来越大,新企业开拓市场的难度呈几何基数上升。
特殊的市场消费十分不成熟,在不懂、不知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靠品牌导向进行消费。“好酒也怕巷子深”是这个市场的特殊产物,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很长时间。懂酒的消费群体没有形成,市场上的产品鱼目混珠,逼使消费者在消费选择时先看品牌,从而购买熟悉的产品。
贺兰山东麓产区在宁夏人心目中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们大都消费自己的产品。虽然在局部地区形成优势,但是人口少,消费量低,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走出去,面向国内、国际市场。
我们高兴地看到贺兰山葡萄酒出口美国,但是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好多企业在外阜市场拼杀之后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品牌乏力,渠道梗阻。
我们的企业必须解决这两个问题。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以前靠广告就能够取胜的,也不是有钱就能够解决问题。只有靠品牌说话,只有形成品牌竞争力,才有市场话语权。
对于贺兰山东麓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产区优势,整合企业各方面资源,合力打造中国优质葡萄酒产区形象,就像法国的波尔多,世界最具影响力和最优质葡萄酒的产区形象,成为波尔多众多葡萄酒商问鼎世界市场的核心力量。我们已经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凡是来自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都被认为是“好酒”,经销商愿意经销,消费者愿意购买。虽然我们没有记住几个波尔多的葡萄酒名称,但是记住了波尔多,波尔多就胜利了。我们要向波尔多学习,推广和树立贺兰山东麓产区形象,集中推广,集中展示,集中招商,形成产区品牌集群效应,在这样的平台上企业才能够很好的发展。
许多企业的失败已经证明,单打独斗,即使你具有强大实力,也难免失败的命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