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配餐:美酒配佳肴相得益彰 |
风干牛肉里的草原风情
说起牛肉干,可以说每个人都吃过,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生产。特别是四川、西藏、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牛肉干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但是,却很少有人吃到过风干牛肉干,我也是前不久在内蒙吃过。第一面,就已经令我耿耿于怀,星期六邀约朋友一同前去内蒙,再次领略了风干牛肉干的别具风情。
第一次吃这种牛肉干是在5月份,草原牧歌酒楼自制的。当时就被我们爱不释手,吃完了还多要了一份打包,在回家的路上磨牙。这次去的时候,我就跟朋友大吹特吹,说牛肉干多好多好,说的朋友都直咽口水。在蒙古大营吃饭时,牛肉干刚上来就被席卷一空。下午在世外桃源吃饭,主人还没点菜,就被我抢先点了风干牛肉。别说我自己爱吃,当地人更喜欢。一盘牛肉被以最快的速度消灭,按照惯例,临走时再打包一份,嘿嘿,这叫吃不够兜着走。晚上喝茶的时候,我还舍不得把牛肉拿出来,就放在了车上,恐怕被“割了草”。尽管如此,还一直担心牛肉被司机小魏给“割了”,好在小魏牙不行,不然的话,早就不知去向了。
第二天,我按照小魏的指点,跑了两个市场,找到了专卖风干牛肉干的点,除了坐车的钱,余下的全买了牛肉干。
牛肉干真的那么好吃吗?当然,因为你吃到的不仅仅是牛肉,还有内蒙古草原独有的风情。
由于经常的流动,牧民没有固定的粮食来源,更没有蔬菜的固定供应,除了肉,他们没有其它选择。为了便于储备,不致于腐烂变质,他们将牛羊肉在风里吹干。无论是他们迁徙到哪里,干肉都是他们主要的食物。
听知情的人说,草原上的牧民一到秋天就开始准备过冬的干粮,将宰杀的新鲜牛羊肉挂在帐篷外,任草原的风将其风干,吃的时候不加任何佐料,生着就可以食用。他们说,没有任何加工的风干肉吃起来才够味,常常是没事了当零食吃,至今保持着生吃的习惯。
如今,到了城市里,风干牛肉的做法发生了变化,大多不再用自然风生晾,而是先煮熟了再用吹风机烘干。这样一来,有了原味、五香、麻辣等的各种风味,但却没有了草原的风情调调。风干羊肉还是原来的做法,只是因为很多城里人不习惯生膻的味道,所以没有流行起来。但是用生的风干羊肉做菜,还是被很多人喜爱。在菜市场里,有很多卖风干羊肉的,一捆一捆的,发出的腥味确实让人不敢恭维。
牛肉却不同,在专卖店里的风干牛肉被切成小块,在干净的食品袋里,顾客可以品尝后再买。不过不要大块的尝,一斤35—55元,店主并不都是很大方哦,撕下一丝丝,足矣。
至于它的味道到底如何,我只能告诉大家,一丝一丝的吃,在嘴里越嚼越有味,那香味诱惑着你不得停手,如果再喝一口干红葡萄酒,酒香顿时溢口,肉香更加浓郁,久久不散。
当你细心的咀嚼后,你会发现,肉里有草原风的味道,有青草的幽香,有阳光的味道,还伴随着淡淡的泥土的气息,这就是草原的味道,这就是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情。
游牧民族的历史或许可以用时间来记录,而游牧民族的风情,只能用心来体会了。
还有什么需要,可以参考酒风winemien下面关于美酒佳肴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