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美酒瓶论家
美酒瓶论家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01
  • 关注人气:4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食恋城

(2007-01-23 21:20:23)
分类: 配餐:美酒配佳肴相得益彰

美食恋城

如果你对成都爱不释手,原因只有一个,美食。

如果呆在成都不愿离去,原因只有一个,美食。

如果成都让你不得不走,原因也只有一个,美食。

第一次听人将成都的美食文化归结为所有文化的大成者,第一次把美食文化上升到美学的境界去把玩,第一次把成都美女归类到大餐里的“泡菜”之流,顿感新意。

走遍大江南北,处处都能感受到川菜的包容性,无处不在。

在好吃、讲究吃、吃必果的国度里,川菜引领时尚,给人一种“登高远眺,众山皆小”的感觉。在四川生活过的人都有一种感觉,吃惯了川菜,其他就食之无味。不得已,满大街的寻找川菜的样子,既使闻一下火锅的辣味,也颇感惬意。

呆在成都,找一个成都美女,每天在香辣飘逸的大街小巷里过足了瘾,然后就考虑和美女复制一个娃儿,延承自己的理想。

享受美食,是一种生活状态。大多数人都有一种经历,那就是超脱了果腹的层面,进入审美境界。偶尔为之,并不是奢望,美食家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成都的餐桌上自封的。回锅肉只有一个名字,却有几十种做法,是家庭主妇富有创意的一道风景。这里蕴含的不仅仅是美食文化的延展性,还有巴蜀文化的休闲主题—随意为之,便成精细;人文精神的创造主题—有无之间,便成创意;城市艺术的通俗主题—贵贱无间,挥洒之余皆成就美食。

成都美食可以喻为博大精深,更可以称之深入浅出。蒜泥白肉是川菜中一道简约的小菜,仅从菜名来看,这是个极其平民化的名字,内容也极其简单:硬币厚薄的白肉规规矩矩地叠放成一个圆形,配角就是红油、白芝麻、香菜叶等物了。但是,老成都从不吃掉最后一块白肉,任其在盘子里静躺着,似乎在解释一种对富有的向往。即使是在20斤粮票就可以换一个四川媳妇的年代里,这种奢侈的向往也依然没变。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啊Q临死前的画圆,到了都没有放弃往圆里画的愿望。

据史料所载,蒜泥白肉是由北方满族一种祭祀用的“跳神肉”演变而来,满族曾有一种传统大礼叫做"跳神仪"。无论富贵士宦,其室内必供奉神牌,敬神,祭祖。春秋择日致祭之后,接着就吃跳神肉(也叫阿吗尊肉)。知其礼仪者,不论相识与否,到时候都可以去大吃一顿。 
据《清朝野史大观》辑录,这种跳神肉,“肉皆白煮。例不准加盐酱。甚嫩美。”其吃法乃"自片自食"。善片者,能以小刀割如掌如纸之大片,兼肥瘦而有之。"谁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量大者,人能至十斤”。只是有一条规矩: “食毕即行,不准谢,不准拭口。谓此乃享神余,不谢也。拭口则不敬矣。”

听起来似乎可笑,细想一下,演变到今天,“最后一片白肉”的理想,竟包含着从古至今百姓家门的朴素愿望。这是一种常态还是一种异态,已经无需追究。无论走到哪里,北方的大汉,南方的碧玉,都或多或少地保持有这种心态。我们只要不忘了“食为天|”,不忘了对食的敬畏,也就不枉成都之行。

还有什么需要,可以参考酒风winemien下面关于美酒佳肴的文字

 

春节酒事六大公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