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文化健康生活文学童牧野修辞小说 |
分类: 童牧野小说 |
关于长篇小说《财神的宝库》第17章
17.1。老牛烧香
第17章原稿:
当很多生意人都在为“五月黄金周”的旅游潮和消费数字摇旗呐喊时,当很多股评家都在为热盼中的“红五月”的股市如何表现而使劲歌唱时,财神爷爷冷静地关照我:“这个五月,是流血流得特别多的五月,大量死人之血凝固后,不是红色,而是黑色。为他们默哀吧。”
学林2006年版第63页第3行至第6行:
“消费数字”被出版社改为“消费总额”。
童牧野札记(2007年3月22日):
读者朋友恽建军来函指出:“生意人为的是:消费数字。统计报表统计的是:消费总额。总额是相加的数字。讲总额的,是站在上面的人讲的,是需要有宏观面的人讲的。”
第17章原稿:
在这需要默哀的黑五月里,H省的某建筑工地脚手架坍塌,大量工人死亡。
Z省的某大客车冲出高速公路隔离栏,四轮朝天摔至路外下方的绿化地,大批乘客死亡。
学林2006年版第63页第7行至第9行:
“大量工人”被出版社改为“不少工人”。
“Z省的某大客车”被出版社改为“Z省的一辆大客车”。
“大批乘客”被出版社改为“很多乘客”。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22日):
出版社为“大量”、“大批”还是“不少”、“很多”而仔细核对信息出处并反复斟酌时,已忘了这部文学作品即便不是小说,至少也不是新闻报道。
第17章原稿:
2004年5月11日夜晚23点20分,这时上海的我,早已在甜甜的睡梦中。而这时北京的影视演员牛振华,血液中酒精含量是醉酒标准的2倍多,驾驶奔驰牌小客车,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外大街主路白石桥下由西向东高速行驶时,小客车前部猛烈撞在前方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河北籍的大货车尾部。
学林2006年版第63页倒数第10行至倒数第6行:
两处“小客车”都被出版社改为“轿车”。
童牧野札记(2007年3月22日):
读者朋友恽建军来函指出:“两处的‘小客车’均被出版社改为‘轿车’。在一般情况下,改为‘轿车’无妨(童牧野注:小客车是该类车的官方管理档案的正式登记名称,轿车是民间俗称)。但在本文中,却不应改为‘轿车’。你看,前有‘Z省的某大客车’,今有‘奔驰牌小客车’,大客车、小客车,对应之词;今有‘小客车’,后有‘大货车’,呼应之词。‘小客车’改为‘轿车’,这对应、这呼应,相关联之着,荡然无存;这语言之精妙,灰飞烟灭。”
第17章原稿:
48岁的牛振华,当场死于严重毁损的车内,血肉模糊。
学林2006年版第63页倒数第6行至倒数第5行:
“车内”被出版社改为“奔驰车内”。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22日):
此处不必重复车的品牌。人死,哽咽难言,若还不被惨死之人全部吸引而分心再去重温车的品牌,并在此极悲之刻再絮叨那品牌,容易被误会为太过残忍之嫌。
此处,少那两字,是同情。多那两字,就是心疼车胜过心疼人。
所以,我无数次地对报刊编辑、出版社编辑说:“拙作,删得让人看不懂,我都许可。但千万别给我加字。”
怕的就是加出此类的“奔驰”之蛇足,导致效果迥异。
第17章原稿:
次日我醒来,财神爷爷给我看这起车祸的一系列新闻图片,请我注意牛振华的驾车之车号:京CF8740。
学林2006年版第63页倒数第4行至倒数第3行:
“牛振华的驾车之车号”被出版社改为“牛振华的驾驶的奔驰车之车号”。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22日):
牛……驾车,有把高档洋车当牛车驾驭的潜在效果。此处又重复“奔驰”字样,那种潜在效果,丧失殆尽。
第17章原稿:
牛啊,如马奔驰,结果撞上啦。
学林2006年版第64页第9行至第10行:
“结果撞上啦”被出版社改为“结果正如上文所说一一撞上啦”。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22日):
此处“正如上文所说一一”,加上反而不好,显得语气如说书,略飘而不够短痛。
第17章原稿:
牛振华生前,有一张在庙宇里昂首挺立笑嘻嘻、双手捧香烧香敬佛的照片。
学林2006年版第64页第11行至第12行:
“烧香”两字被出版社删去。
童牧野札记(2007年3月22日):
读者朋友恽建军来函指出:“出版社删除‘烧香’。捧香是用来干什么的?捧香,不烧香,怎能敬佛?”
第17章原稿:
美国不会屈服。
学林2006年版第65页第5行:
“美国不会屈服”被出版社改为“但是,美国不会屈服”。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22日):
此处“但是”两字多余。
第17章原稿:
这类交换,先例一开,将来局面容易失控:谁都可以里应外合,恐怖分子们约出一个又一个美国公民,自动离美,前往恐怖地带,自动受绑,自动作为人质,苦肉计一番,要挟美国政府频频释放在押恐怖分子,岂不要被释放光啦?
学林2006年版第65页第5行至第9行:
“将来局面容易失控”被出版社改为“将来局面非常容易失控”。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22日):
此处“非常”两字多余。
第17章原稿:
为此,向尼克的冤魂,鞠躬默哀。
学林2006年版第66页倒数第1行:
“为此,向尼克的冤魂,鞠躬默哀”被出版社改为“为此,特向尼克·伯格的冤魂,鞠躬默哀。”
童牧野札记(2007年3月22日):
读者朋友恽建军来函指出:“粗看此修改,并无不妥。但结合整章来看,一共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的结尾是:‘为此,向老牛的遗体,鞠躬默哀。’第二个故事的结尾:‘为此,向尼克的冤魂,鞠躬默哀。’语句格式字数一一对应。出版社改动之后,失去了对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