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感悟随笔谈天说地理财健康生活文学童牧野 |
分类: 童牧野散文 |
命相大师与市场祸福
作者:童牧野
洪丕谟教授的《中国古代算命术》专著,几年来,每出一个新版本,我就买一本,收藏了第1、2、3版等多种版本。
我对这书有好感(童牧野2007年4月23日补记:这是10年前的1997年旧作中的旧感觉。那时所读之书,远没后来多。多年后,在藏书录中,此书被我评为2星级。2005年,洪丕谟教授仙逝,享年64岁,属于英年早逝。验证了“常为人算命者,容易自减阳寿”的鬼魅传说),是因为从该书查对鄙人生辰八字,知有天乙贵人星、文昌星、将星这3大吉星之福佑。后天加油奋斗,也就较有奔头。
但我视股市和期货之谋财,等同于疆场之杀戮,断不可借助于算命术,以免亵渎神圣。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位盲流,跑到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烧香拜佛,祈祷菩萨保佑,助他偷盗致富,一路顺风。出得寺来,搭乘公共汽车,窃人钱包,当场被扭送公安局。小偷叹曰:“神也不灵。”
童牧野点评:怎不灵?太灵了。瞧你居然祈祷保佑你行窃,暗中跟踪,曝光你的贼手,绳之以法,促你从善。
最近洪教授发表在《上海证券报》的随笔《股票套牢好做事》,印证了我的关于股市谋财与算命术不能兼容的判断。
洪教授与我素无交往,他不知道股评家中也有人包括我在内,当沪股升到某高度以上时,在多种场合,忠告彻底清仓,谨防高位崩盘。
他写出了对部分股评家的沉痛怨言:“我不知道在涨跌停板刚刚推出的那几天中,股指狂泄,大写中国股市将冲破1350点,继而攻克历史顶点1500点的股评家们,以及在第一天狂泄,第二天狂泄后认为即将企稳反弹,很难跌破1056点跳空缺口,让人乘低吸纳的股评家们自己套牢没有,乘低吸纳了没有?至少我自己是在股评家们的鼓噪下又一次成为了这次暴泄的灭顶者。”
在股市又一次受灾的洪教授,最后感叹“哀莫大于心死,在心死中重新坐下来静心好好地做点事,写几篇文章,甚至磨一本书出来。”
童牧野点评:有的人靠写书赚钱,有的人靠炒股赚钱,河水不犯井水。既写书赚钱,又炒股赚钱的人,是淹没河水和井水的洪水。洪教授虽然姓洪,但“丕谟”字义为“宏大的计划”,洪水讲究的是肆意而非计划,讲究计划就成了防洪治洪。
我琢磨算命精髓,冒昧建议洪丕谟教授若改名为洪不一谟,有助于成为真正的洪水,写书炒股文武双全。在此禀报洪教授。
我之所以如此有话直说,是因为我敬佩洪教授的学风,他是那么坦诚地向世人宣告,他成了股市狂泄加跌停行情中的灭顶者,说明了学者宁可被股票套牢而不被人间的面子套牢。
洪教授也许跟我一样,尊重中国古代算命术的博大精深,但没有用它测算股市,就象我们认为给待宰的鸡鸭鹅算命看相,不宜。
如果他用了算命术测市,那么现在对算命术的适用范围,必有新的体会。我同样不赞赏用易经测算股市或期货市场。
只掌握算命术和易经,不能胜任股市或期货市场的精确操盘,就象光掌握中国古典哲学,没学过电脑技术,不能胜任电脑网络的高级程序员工作。
我推崇技术面分析、政策面分析、经济基本面分析、多空力量排行榜分析在市场博弈中的重要(童牧野2007年4月23日补记:这也只是10年前的1997年旧作中的旧观点。后来对某些势力用大资金、大筹码的上抬、下砸,硬性改变技术指标的做法,有更多的感悟)。因为在空中每擒获一个飞镖式的铜板,都是扎扎实实的功夫,而不只是运气。
参考文献:洪丕谟《股票套牢好做事》,《上海证券报》1997年1月5日1137期4页。
反响:《上海证券报》1997年1月26日1158期3页转载了本文的《经济信息报》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