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枉尺直寻?我不愿意

(2009-08-22 20:00:54)
标签:

园丁

沟壑

志士

架子

孟子

分类: 学问的

    前文说过,孟子似乎预知后世自己会被架上神坛,所以他活着的时候就有点睥睨一切,在与他同时代的人眼里,他的架子极大,与时代格格不入。学生陈代就很为孟夫子惋惜:老师你稍微放低一点身段,到哪国去都会被当作昆仑山上下来的神仙——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直寻”,宜若可为也’”。

    陈代说:老师你不愿意接见诸侯国君派来的使臣,是不是有点小心眼啊你。现在只要你愿意出山,辅佐某位国君施行仁政,那么往大了说你能让他称王,往小了说你能让他称霸。常言说得好,把小的忍了就乱不了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把较短的“尺”牺牲了就可以成就较长的“寻”(八尺为一寻),这样顺理成章的事情你却不做,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陈代一番话,估计把孟子给说生气了,他定一定神,尽量心平气和地给陈代举些例子、讲些道理:

    “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枉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

    孟子先举了个古代的例子,从来齐景公开了一片园子,招聘来园丁,然后用赏赐给大夫的旌尾(牦牛尾巴)作为园丁的工资。园丁认为自己只是个园丁,属初级工种(虞人),不应该拿高级职员(大夫)的工资(旌尾),坚决不愿意再来上班,田园因此荒芜,气得齐景公要杀了这个不识相的园丁。陈代你看看,有志之士即便是冻饿而死、死无葬身之地(在沟壑),他也甘之如饴;英勇善战之士,哪怕他的头被人当葫芦给砍了(丧其元),他也毫无怨言(头都没了,有怨言也没法说了)。你说我架子大,其实孔老夫子比我架子还大,如果不等别人邀请,就急不可耐地前去效命,这还有何颜面在这世上混?

    孟子越说越激动:“我告诉你陈代,你所说的枉尺直寻,其目的不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完成可以牺牲较长的“寻”以成就较短的“尺”。这种有违心性的行为,你难道也愿意去做?”

    故事讲到这儿,感觉有点怪怪的,孟子认为,在“饿死”和“砍头”这些超级概念之上,竟然还有更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志士之“志”,以及勇士之“勇”。照这样下去,孟子就差替一千年后的朱熹提前得出“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结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