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幼儿园小巫入园 |
分类: 守望成长微教育 |
小区里有好几位妈妈都很迫切地期待着把孩子早点送进幼儿园,说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真的那么有必要吗?先让我们来听听专家小巫的见解吧!
当我读完小巫写的幼儿教育专著《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对其中部分观点还持有保留意见,但小巫对儿子Sam那份执著的关爱着实令我敬佩不已,尤其是她为了儿子Sam的健康成长,从两岁三个月开始上幼儿园,到五岁三个月的短短三年时间之内。转换了四家幼儿园,真是一路艰辛,非常不容易。
她评价幼儿园的见解也非常独到,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她说:“学龄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尚未成熟,心灵还十分敏感和脆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园是父母的替身,替代父母照料儿童,是仅次于父母跟儿童最亲近的看护人,幼儿园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幼儿园老师具备伤害孩子的力量。”
还有“幼儿园的主办者是不是真的决心投身教育事业?是不是真的爱孩子、对儿童感兴趣?……”
也许我们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会慎之又慎,也许我们也会努力和幼儿园的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也许孩子在幼儿园里受到一点小挫折反而有利于孩子的快速成长,也许孩子着实能在幼儿园里培养出自主能力,也许我们真的遇到了一所非常棒的幼儿园,我们也尽可以把一切美好的愿望寄挂在心间,但在很多人都被功利蒙蔽双眼的现实环境里,幼儿园老师真的能个个置身事外吗?就像小巫专家所猜疑的,老师们真的是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吗?是真的会疼爱我们的孩子?还是仅仅披着爱孩子的外衣呢?(当然对于真正优秀的幼儿老师我是无比敬仰,比如琪琪的外教英语培训中心的中教老师Grace和三位外教老师,还有去年琪琪学舞蹈的梁老师,他们都是我遇见过的完美型幼儿老师,博主我很是爱憎分明,特此说明!以免引起文字理解上的误会)
博主fiona在上周发表的博文《发生在孩子身上一件真实的事情》中的记载就给很多善良的人们浇了一盆冷水,她提到自己的女儿在幼儿园里午餐时间吃面条的时候,不小心把筷子弄丢到地上,老师为了惩罚她,竟然不让她去捡筷子,她女儿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用手抓着面条完成了进餐,幸亏妈妈很智慧地处理了这件事,才没有使孩子在心中留下过多的阴影,如果孩子不擅于表达呢?如果家长再处理不好呢?如果……真的有一种苦涩的滋味。
我非常希望这仅仅是个偶然事件,但类似的事件在各个媒体上报道得还少见吗?其实各个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时候,都各有绝招,只是方法和程度不同而已,就拿我家附近的一家幼儿园来说吧,就是采取自然竞争法则,午睡的时候,如果孩子脱衣服和挂衣服慢了(要求挂得整整齐齐,不然就得来回重复几次),那就得赤脚在地板上多走几个来回,再加上体质弱一点的话,生病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了。家长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用什么方法使顽皮的孩子服服帖帖的吗?顽皮的孩子变服贴了就一定是好现象吗?(真的应该翻看一下小巫的专著《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她会给出一个明确的解答)万一自己的孩子成了那只“杀鸡给猴看”的倒霉鸡呢?
在家里父母有时也会痛骂自己的孩子,但在事后基本上都会做一些补救措施,不管是从言语上进行道歉和安慰还是在动作上抱一抱孩子,哄一哄孩子,幼儿园老师会主动向我们的孩子真诚地承认错误吗?(没有过多的责备就已经是很难得了,或者直接就不认为自己有错)。没有父母在身边袒护的情况下,孩子就一定会变得坚强吗?孩子就一定会自觉养成自主独立的好习惯吗?我看未必,很多出问题的少年并不是小时候没上过幼儿园,最根本的原因是家长忽略了对他们真正的关爱,或无原则地过分溺爱,剑走偏峰最容易出事。
心理素质的真正提高(情商的培养)决不能靠战战兢兢地接受训导或者靠竞争的激励而自觉养成。当然也确实有很多真正关爱孩子的幼儿教师,他们在用爱的语言和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和乐于分享的好习惯,在这里我要真诚地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包括我前面提到的Grace老师、三位外教老师和教舞蹈的梁老师)。
至于孩子的体质能不能和幼儿园里的环境相适应,由于脱离父母到陌生的环境里会不会加重孩子心理上的孤独感和焦虑感,等等因素都应考虑进来,从我的亲身体验,在家里也能帮助孩子培养出很多良好的习惯,(请参阅《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至于孩子是不是晚一年会使用筷子和拉衣服的拉链就那么重要吗?难道孩子在家里就学不会扣扣子和穿鞋子,非要幼儿园老师亲自指导和帮忙吗?生活在现代的社会里,出门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家长只要有心,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社会,都在培养着人际交往能力。(琪琪每天下午在小朋友们放学的时候,都要和他们玩一个小时,再加上其它玩耍的时间,一共有三个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其实父母只要拥有一颗爱心,一定能做得比幼儿园老师还要棒,因为只有父母才会真正给予孩子最无私地爱!
所以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去上幼儿园,即使孩子的心理素质再好,也最好选择在四岁以后入园;另外还有一点,孩子所上的幼儿园确实不好,在感到无奈的情况下要果断更换一家幼儿园。
当然最好的莫过于让孩子多陪伴自己一段时间,哪怕多陪一年,对孩子体质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长都不一样,至于孩子能否早点独立,在中国国情的大背景下都应该屈居第二位,我坚信,有了真爱就有了一切,孩子成长的大部分因子都应该是父母给的!(当然要排除一切无原则的溺爱)
真的!切实体会!
请欣赏狗儿妈独到的分析<尴尬的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