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rebuild

(2008-11-21 07:30:32)
标签:

出国

建筑

留学

评论

设计

生活

时尚

耶鲁大学

艺术

杂谈

分类: 建筑观,升级版

我知道扎哈,盖里,屈米,艾森曼,库哈斯,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以及所有其他建筑系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并且知道其他所有建筑系学生耳濡目染的那些作品。

可惜我最近发现对于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我并未真正知道过。当然,若掌握了熟练的工具,模仿以上任何人的作品都不是难事。而且我们有时候会不屑跟别人谈论这些 最大众化的名字,我有段时间更愿意跟人聊NOX,Atelier manferdini,或者Biothing。然而那些作为基础知识的人物,依然停留在知道简历和作品,并能说出一些最科普的思想的程度。

然后最近发现自己很无知,那些璀璨的人物,又从被轻狂中不屑中重新回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因为我前一段为了屈米的Le Fresnoy去读了Manhattan Script,发现怎么能有人把电影固化成了建筑;现在正为了分析扎哈的案例去读时间简史,我还为了某门课去分析了扎哈那些绘画,结果发现每幅绘画相当于 十数层不同时间或空间内图像的的叠合,一般来说,到第三层我自己就晕了,而她要有何等的空间感才能把这画用手给画出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