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精华的猪肉吃法——瑶族簸箕肉

(2009-05-18 11:44:26)
标签:

美食

瑶族

簸箕

油茶

猪肉

广西美食

可爱广西

老鱼家的戏

戏戏

分类: 戏嘴天下.家宴友聚

最精华的猪肉吃法——瑶族簸箕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山青水秀的广西,聚居了壮、瑶、苗、毛南族等11个少数民族,神奇的八桂大地孕育了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千百年来流传下来很多美丽的传说,令人向往。其实,了解一个民族最好从他的饮食入手,饮食不但是他们风俗习惯的反映,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本周,我们来一起看看可爱广西的独特民族美食,朴实的乡土情,千奇百怪的饮食方式,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称奇不已。

 

广西民族美食汇之金秀瑶族篇:

 

瑶族先民历史上居住于长江流域,远在秦汉时期,瑶族是长沙武陵蛮(又称五溪蛮)的一部分。南迁后,有的又向西南山区移动,于是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局面。广西的瑶族居住地区多为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花篮瑶”等自称和他称。金秀瑶族自治县是瑶族同胞聚居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这里生活的瑶族同胞的饮食习俗又是什么样的呢?

 

谣族美食1:簸箕肉

瑶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干巴节、新米节、目莲节等,盘王节(又称瑶年)是最大的节日。节日多,难免就要吃吃喝喝,好客的瑶族同胞最乐于用大鱼大肉来招呼远方的贵客。平常日子里最不能错过的一个重要聚会就是瑶族满月酒。满月酒是花篮瑶很重视的一个习俗,这一天会同时补摆结婚酒,所以又被称作“双喜酒”。这天不但能吃到各种瑶家的美食,还能品尝到花篮瑶特有的“簸箕肉”。

 

最精华的猪肉吃法——瑶族簸箕肉

“簸箕肉”,顾名思义就是用簸箕来装肉,把煮好的猪肉、猪内脏和猪下水在簸箕上分层码好,堆得跟一座小山似的,接着在中间再放一块新华大辞典那么厚的肥猪肉压住,然后在肥猪肉周围继续堆肉直至掩盖了肥猪肉,这样一道重达40-50斤的簸箕肉才算做好了,而整个制作过程则需要五位厨师忙碌一天一夜才能完成,并且需要两个人才能抬上桌。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品尝“簸箕肉”的资格,只有外家的亲戚才能享受这样的殊荣。一道簸箕肉就集中了整个猪的精华,同时也说明了主家对外家的深情厚意,可谓是妙在其中。

 

谣族美食2:酢肉

酢肉是大瑶山瑶族同胞腌制的一种别具风味的著名美食,也是宴请远方贵客的一道佳肴。酢肉是一种很特别的肉,制作过程比较繁琐,而制作周期比较长,能吃到瑶族的酢肉,也是一种幸运。

做酢肉有点类似于粉蒸肉,要先炒米,炒米也很讲究,要花很多时间将米炒至黑亮,再不厌其烦地将炒好的米舂成黑米粉,然后把黑米粉撒到腌好的猪肉上,进行充分搅拌,一直要搅拌到黑米粉把猪肉完全包裹起来,最后把裹了黑米粉的腌猪肉装进坛子里,用粽叶子密封坛口,倒扣在地上,用炉灰盖住坛口,储存在阴暗通风的地方,经过两年以上时间的腌制,一道瑶家美食才算大功告成。

最精华的猪肉吃法——瑶族簸箕肉

瑶族美食3:三鲜油茶

桂北地区瑶族有喝油茶的习俗。打油茶的制作方法特别讲究,要选取清明、谷雨两个时节摘采的茶叶,用少许开水浸泡5到10分钟,以减少茶叶的烟火味和苦涩味,然后在茶锅里放少许茶油烧热,再放入姜、蒜以及泡好的茶叶稍微炒一下,随即将其捶茸,捶好后加水烧开熬至出味,再放入精盐调味,在碗中撒入米花、脆果、葱花、酥花生等,用竹漏斗把茶水分别滤入碗中,这样一碗香喷喷的油茶就做好了。

喝油茶必须配以各种佐食的小吃,油茶配有的小吃就多达十多种,丰富程度不亚于一顿正餐哦。打完油茶的锅底不用倒掉,加些水还可以继续打火锅,在油茶里可以放入猪肝、粉肠、瘦肉来煮,当地人称为“三鲜油茶”。

 

(本博文图片均来自可爱广西)

 

更多瑶族美食敬请关注广西卫视今晚11点播出的《广西民族美食汇》,从今天晚上开始会陆续播出广西独有的民族美食,是老鱼的作品哦,希望各位届时收看。

节目播出期间,凡是观看节目后并在广西电视网论坛http://www.gxtv.cn/showpage.asp?id=116发布精彩评论的观众将有机会获得广西卫视《可爱广西》栏目组送出的精美厨房电器一套。谁家还缺厨房电器的不要错过机会哦~:D

 

精彩片花抢先看:http://www.gxtv.cn/EntF/ShowSoft.asp?SoftID=227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