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众人物出言须谨慎

(2008-06-20 22:28:41)
标签:

杂谈

作者:张晓波

 

 

近日,韩寒和艺术家陈丹青湖南卫视的《零点锋云》的对话节目中称,“老舍、茅盾他们的文笔都很差。”、“还有巴金,写得很差的。冰心完全没有办法看。老舍还好,但是不经读,读过就可以了。”陈丹青还表示“像余华、苏童,我看一页就放下了。”

对于文学欣赏,可能更多的是一个见仁见智的看法。就文笔来说,每个作家的文风可能不尽相同,每个读者的欣赏口味,也千差万别。韩寒和陈丹青批评的这些作家,尽管是现代小说的名家,作品中,必然也有写得十分精彩的部分,也有写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任何一个读者对于作家作品的评论都可以有一个不同的态度。“读者”这个范畴,自然也包括韩寒和陈丹青。但韩寒和陈丹青二位,同时又不是普通读者,二人的出镜频率决定他们在作为“读者”的同时,也是“公众人物”。之所以“公众”,是因为叛逆。二位都是“叛逆”在先、“公众”在后。

离经判道,一般情况下都表现为否定社会既定价值。他们二人以“叛逆”出道之初,都是挑战体制引起公众关注,同样,这次一口气否定这么多名作家,也是挑战了传统的文学观,符合他们一贯的姿态。不过,这次似乎并没引起一片掌声,倒是广大网友板砖横飞。我翻看了几篇网友的评论,基本都在责问韩寒和陈丹青,凭什么说这些文学大家文笔差?有许多热心网友举证了很多大家作品中文采飞扬之处,反驳韩、陈无知。但文笔好坏,并不是“1+1=2”,韩、陈二人无厘头的炮轰方式撞上了较真网友无厘头证明方式,恰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都是滑稽剧。

与其说,韩、陈二人的发言陈述的内容不当,不如说他们陈述的方式有问题。

如果韩寒和陈丹青二位所举证的作家真的那么差,那么他们心目中好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至少他们二位在这场对话之中应该有一个具体的阐释。这么差的一些作家们,为何又数十年来为我们所阅读,难道大部分读者完全缺乏审美能力,还是二位的发言完全是信口开河?

公众人物具有两重身份,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他可以出言狂放,肆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毫无道理的意见,但公众人物在公共场合发言时,他的身份已经突破了私人性,便须出言谨慎,逻辑清晰,考虑周全,别拿偏激当叛逆,肉麻当有趣。

 

2008-06-19 10:55:00 来源:新京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