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利看《羌风》

标签:
羌族羌风保利羌笛地震文化 |
http://images.ent.xunlei.com/660x1500/166/143027kmqaiaxf7o0vkolls7dnubwbobtd31zohilqyjjw.jpg
不进大剧院已经许久,昨日在保利剧院观看了大型歌舞史诗《羌风》,似又找到属于剧院的那份激越与振奋。《羌风》是80位来自地震灾区的羌族儿女在京城上演的一出“感恩”之戏。因此全剧自始至终都散发着浓郁的羌音、羌韵、羌俗。在一进场,工作人员就为前来观剧的观众缠上了一段火红的绸带,一时间剧场上下跳动着惹眼的红色,视觉上极为舒畅。
大幕拉开,先是一段富有冲击力的影像导语,演员们跳着欢快的步子跃上舞台。《羌风》不仅是一场歌舞盛宴,也是一次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现。由于汶川大地震的灾难性打击,羌族聚集地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羌族的文明也濒临失传的危机。在温总理的指示下,一年多来,羌族的特有文化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得到扶持和保护。
在剧中,羌族文化彪悍、张扬而又富有美感的特性在演员的表演中重分显示出来,特别是万籁俱静之下,一个羌族汉子吹起数千年历史的羌笛,那声音划破夜的寂静,却又比苏格兰风笛来得凝重沉郁,古人“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描绘成为了可以目见耳闻的现实。与小伙们的雄壮阳刚相比,姑娘们显得娇媚动人。粗犷的民风并不影响羌寨女子柔美的一面,虽然远远望去看不清她们的面容,但通过她们亦步亦趋的舞步和委婉妙曼的舞姿,川妹子的热辣与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
羌族是我国颇为古老的少数民族。它兴于两汉,尤以魏晋时期为盛。蜀汉与魏国连年征战,羌族成为两大国争夺的中间力量,在演义中,诸葛亮亲自劝降羌王,可见其地域影响力和军事实力。五胡乱华中,羌族作为异族势力的一支也参与到分割中原的队伍中,其中贵族姚苌在前秦霸主苻坚廊下隐忍数年,终于以淝水大败、前秦式微为契机,挟持苻氏,终而建立后秦而为诸雄之一。此后千余年至今,华夏大地斗转星移,昔日鲜卑、匈奴、羯、氐等诸雄今已不存,而羌族虽然威风不再,但却在历史的夹缝中坚强地存活至今。而今,地震的考验又磨练了羌族的生存意志,唤醒了这个古老民族强健的精神。
在演出结束后,载歌载舞的羌人似未尽兴,将他们的歌舞又带到了剧场的门厅。穿过攒动的人群,我看清了那些小伙爽朗的气色和姑娘们嫣然的笑容。
那是我许久未见的淳朴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