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思买?没那么悬乎没那么神秘

(2007-03-19 16:13:54)
    世界最大电器零售商进来了,百思买(BEST BUY)的老总最近暴光率很高,在财富财经节目和众多人士畅谈前景和差别化经营,等等。这个老总似乎也比较务实低调。没有什么特别惊人的豪言、也没有什么特别煽情的表达……其实,做为一个“普通的”职业经理人,他能说什么呢?众多谈论的主题绕来绕去仍然是缺乏新意的国外零售业面对中国市场如何与国美苏宁等差别化经营、外资狼来了民族企业如何面对、国内被零售平台压榨得喘不过气的供应商如何适用国家大企业……云云。
   早在加乐福、麦德龙、沃尔马刚进来那会,类似讨论就无休无止,内容大同小异。
   大牌进来了,又怎样?笔者就在国际性的大企业,95年还排了福布斯第一,总结一下大企业进入中国零售,其实很简单的目的和手法:一,全球大采购,中国供应商多,价格低廉,国际大采购不可能漏下中国,这往往是这些大企业最基本也是最稳妥的赢利模式;二,到时机成熟找一家收购,现成的门店和资源……说简单,就这么简单,往大往深了说,其实也就这两点。所谓服务差别化个性化,除非你来个类似IKEA这样的新模式,否则基本最终还是在长时期内无法和其在美国的质量相提并——人员、人文、环境、配套、习惯……很多东西不是但靠有限的待遇和无限的培训所能速成出来的。
 
   在零售最发达的上海,我太体会到民族品牌的厉害了,这不仅仅体现在百联这样的大国营的实力和运作,更有城市超市这样灵活精巧的民族游击队……最重要的,连加乐福这样的,都通过大量聘用台湾籍干部而把这个国际化品牌变成了欺压供应商的一把好手。
 
   其实,电器产品,在大城市,人们忽略了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这样的地方。因为渠道关系,这些商场是为了丰富品种而引进电器产品的,相对引进的层次和规格比较高,但采购对供应商的压力要比一般的家电卖场小很多(因为对于整个大百货商场来说,它的利润来源太丰富了);并且,这样的商场购物环境上乘、优惠促销活动也很多。目前在上海,很多人厌烦透了专业大卖场拥挤和嘈杂的购物环境,纷纷“回归”带传统百货店,甚至直接电视(网络)购买……其实,家电卖场的价格一点都不便宜,消费者有空自己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至于说到对供应商的所谓压榨,我想说,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有它存在的道理。没人压榨这些厂家的话,普通彩电的价格至今和下型汽车差不多;何况,在中国,价格联盟从来没有成功过……不压白不压。
   百思买的路还很长,也不见得就是一头可怕的狼,沃尔马进来这么多年,又怎么样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