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浩月
韩浩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78,389
  • 关注人气:14,5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呢?

(2014-12-18 09:55:46)
分类: 时事
某IT企业推出了一种给孩子用的智能手表,家长可以用手机随时监控孩子的动向,包括在哪里,和什么人说了什么话,这种手表推出后热销一时,家长争相购买,也有反对的,比如老师,有老师就提出,学生在课堂上佩戴可以录音的手表,侵犯了老师们的隐私。

老师们的抗议貌似不可理解,课堂上讲的东西,孩子们可以听,家长有什么不可以听的?而且听到老师们传授知识和智慧的声音,被手表传递到家长耳朵里,家长们会感到欣慰和安心。可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儿,老师其实并非觉得自己的授课内容有知识版权,不容任何外泄,更多是感觉到了一种不信任的存在,学校和老师有照顾和保护孩子的责任,你们家长把孩子送到校内就应该放心了,何必多此一举给孩子们戴上一块可以随时监视孩子行动与言语的手表?

反过来看,家长真的对学校与老师不放心吗?未必。购买监听手表的家长,多生活在大中城市,这些城市的学校,会不会把孩子教育得千孔一面,值得质疑,但要说孩子会在学校里或班级里被人贩子骗走,这种可能性极小,绝大多数学校,在保护孩子安全方面,还是尽职尽责的。我参加过一次家长会,班主任说孩子放在学校里,家长尽可以放心,不会有问题,但出了校门,就不归学校管了。

于是,家长与老师真正的冲突凸显了出来,家长是把对社会的不信任,延续到了学校那里。人贩子猖獗,中国每年有20万孩子失踪,只有0.1%能找回,这个数据真让人恐怖,事情发生到谁身上,谁也接受不了,和丢子之痛相比,买块手表算什么,遭到老师抗议算什么?可是,如果连孩子出门上学,家长都不确认他们能不能安全回到家,就不得不让人发问,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信任呢?

我们似乎处在一个不信任无处不在的时代,出门吃饭,怀疑餐馆用的是地沟油,网上购物,怀疑买到的是山寨货,遇到问路的人,就警觉地先把其归入骗子行列,接到陌生人电话,许多是诈骗电话,丢了贵重物品,寻回的几率很低……我们的孩子,从1岁开始,就接受了一种不信任教育,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陌生人问路不要回答,要请他去问大人,湖南卫视有个节目叫《一年级》,看到里面有的孩子在应对陌生人时流露出的老练,心里即安慰又悲哀。

为什么就不能拥有一个人与人充满基本信任的生活空间?陌生人会点头微笑,遇到求助者大家都乐意伸出援手,孩子走到街上会自动拥有一片安全空间——汽车会停住等待孩子过路,迷路的孩子会被行人尽心尽责地送到家,不用担心一个眼神没看到,几天之后孩子就被卖到了几千公里外。当然,别的国家也存在人与人之间互相不信任的问题,只是我们这儿,更严重一些,况且长期得不到改观而已。这个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接近理想社会的标准,我们要向其学习,但想要拥有理想社会标配的多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社交媒体上常有各种有关欺骗的段子流行,而网友最常用的评论则是,“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这句评论貌似调侃,实在隐藏着深深的无奈。如何防止被诈骗的文章被转发成千上万次,而教育人学会基本信任的话语却冷清无人响应。不信任如雾霾,成为城市空气的常态,如何驱逐这精神上的“雾霾”,大家都想想办法吧,不能任由这不信任,肆意入侵我们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