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 |
文/韩浩月
现在谈博客的盈利模式似乎为时尚早,但是事实的情况是,如果再等半年再重视如何靠博客赚钱就已经为时太晚了,因为有规模不大不小的博客站点已经快撑不住了。有人心急火燎,有人却不动声色,前者急于找到生存下去的口粮,后者财大气粗在等着大浪淘沙,“早不过你我还耗不过你吗?”在我看来,新浪博客就是这么一位手捏着“大、小花”财主,是目前最有可能赚钱却丝毫没动赚钱意图的网站。是担心创造出又一个“新浪模式”给别人当牺牲的试验品,还是忧虑一旦试验成功为别人当了铺路石?没有人知道。大家知道的是,新浪不缺钱,尤其不缺靠博客赚来的那一点钱,新浪博客眼下最大的功能是为其拉拢人气,增加点击率和影响力。
如果让我预测谁是第一家通过博客赚钱的网站,我会毫不犹豫地在举手牌上写上“新浪”两个字,原因很简单,新浪有为数众多且不断增加的名人和明星博客,这是娱乐时代最有诱惑力的卖点。徐静蕾是新浪博客的“头牌”,每当老徐博客点击达到一个大的整数,新浪博客都会整出一个大标题,“徐静蕾的博客突破XXX万了!”在老徐的带领下,冲过或即将达到百万大关的博客该有几十人了,新浪没有把这些博客拿出来卖钱真是“暴殓天物”。以徐静蕾为例,2006年2月10日,老徐在她的博客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心情不好,说什么也是无益”,加上标点符号13个字,这13个字带来了88219的点击和1102条评论。看了这些数据,我在想,大家为超女这样的活动都能一掷数十元,会不会花费5毛钱订阅徐静蕾的博客?一旦老徐在博客上发表了最新的日志,马上会通过彩信的形式发送到订阅者的手机上。收入新浪可以考虑和老徐、SP分成,徐静蕾1000万的点击率如果按照十分之一的订阅率、每条最低收费5毛计算的话,迄今也产生50万元的效益了。在其他名人明星身上推而广之……哗,总之是形式一片大好。
陈彤对这个模式不认同,说自己不会去订阅。说这话的时候,丫肯定忘了当年短信是如何挽救整个中国互联网于水深火热中的了。他自然有可能不会去订阅老徐的博客,但他代表不了广大的粉丝们,不信的话老徐的粉丝们一人用一毛钱就能砸扁他。通过新浪名人、明星博客,最大的感受就是粉丝们的热情,有人为了把留言留在第一页的位置上彻夜不眠反复刷新(能坐上“沙发”更是会被无数人羡慕的奢侈行为),第二感受是明星们在博客上都对粉丝都那么彬彬有礼、富于亲和力,营造出的和谐气氛令人感动。在这个基础上,5毛钱算什么?花了这5毛,就不用总守在电脑边了,等着手机短信提醒就行了,这无论对关心粉丝们健康的明星还是对关注明星一举一动蛛丝马迹的粉丝而言,都是好事。新浪不借此下手获利,除了前文所言,可能还是觉得时机未到,抑或是等着耗死其他没资源没潜力的站点之后,再“一统天下”或“三分天下”。
习惯了免费看博客的粉丝们对我的收费5毛的建议也先别急着动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饭,也没有免费的早饭、晚饭包括夜宵,对有价值的博客进行收费是迟早的事情。何谓有价值?明星的博客亲手写、亲自发就是价值,而且这些内容是原汁原味、未经加工的,是小报狗仔们挖不出来的,看明星博客的同时还可以与明星经常的单向交流、偶尔的双向交流,说实话,比买一张充斥广告的报纸强多了。以后随着手机高速上网的普及,能轻松地浏览网页和发布消息,也就不用担心堵车时间的无奈和出差时间的无聊了,随时随地就能见偶像之面,赏偶像之文,与如此巨大的乐趣相比,5毛钱算什么?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是不会去订阅徐静蕾博客的,换成李冰冰的话,也许我会考虑考虑。
前一篇:开始怀旧的张艺谋已经老了
后一篇:别让造星运动毁了郭德纲